新华社贵阳2月6日电 记者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了解到,科研人员在赤水河流域赤水段开展鸟类野外实地调查,发现1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监测结果显示,2022至2023年,科研人员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段开展鸟类野外实地调查,共记录鸟类144种2155只,隶属16目54科。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为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包括游隼、蛇雕、凤头鹰等。
科研人员共开展了6次鸟类调查,时间覆盖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中,冬季为水鸟重点调查时期,夏季为繁殖期鸟类重点调查时期。这些调查对该区域的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摸底,为下一步持续开展科研监测,建立详实的物种数据库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