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马河水库早春撷影
~~~
~~~
~~~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郎花好奴颜好

  女人爱花,自是情理之中,性情中事,但还有一句话曰“女人如花”,既然只是“如花”,那就意味着,女人有可能“不如花”。于是,在特定的背景、情景下,女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自己与花作比较,看谁更美。

  于是,便也就有了女人的“妒花”——“妒花”之情一生,则情趣百端焉。

  古语中,很早就有“妒花女”一词。

  《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武阳女嫁阮宣,武妒忌。家有一株桃树,华叶灼耀,宣叹美之,即便大怒,使婢取刀斫树,摧折其华。”

  《诗经·周南》有“桃夭”一章,其诗的整体意义,是祝贺嫁女的。其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赞美桃花之美,也是比喻出嫁姑娘的相貌之美。诗歌以“桃树”作比兴,祝福姑娘嫁入婆家后,能够和睦其家,幸福美满。

  可这位武阳女呢?虽然是因人而妒花,但“斫桃”之行为,表面上似乎只是毁坏了桃树之美,本质上,却是违背,乃至损毁了中国人以桃树为喻的人伦道德之美。

  真可谓大煞风景矣!

  故尔,这位武阳女,后来就被定性为“妒花女”,并且,人们还将“妒花女”固定为一个词语,用来形容妒忌心极盛的女人。

  此“武阳女”,可谓一“妒”遗丑,一“妒”遗臭矣。不过,时至今日,亦只可博人一粲罢了。

  风流才子唐伯虎,风流倜傥,也快言快语。他写有一首女人妒花诗,就直名为《妒花歌》。其诗曰:“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海棠着雨,美艳欲滴,谁人能比并其美?“佳人”不胜,情有可原。不该的是那位情郎,不识风情,随口一句“不如花窈窕”,便扫了佳人的雅兴,如此,“佳人”能不妒花?

  好在,这位妒花女,虽也是因人而妒花,却妒得坦率,妒得坦白,伶牙俐齿中,自有一份娇嗔的“可爱”。“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其行为,率直、率真,真是叫人“又气又爱”。那份不事雕琢的真性情,饶有风趣。

  寻常女子,俗气“妒花”,似乎,倒也常情常理。有趣的是,貌美才丰的李清照,也难免“妒花”。不过,毕竟是才女李清照,其“妒花”,亦别有一番情味。

  李清照有一首《减字木兰花》,词曰:“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据说,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新婚燕尔之作。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建中辛巳年,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是年,赵明诚二十一岁,李清照十八岁。

  新婚燕尔,闲居在家的李清照,念念不忘的自是自己的夫婿,故而,弄笔写词,以达情,亦是寻常之事。只是“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写得直白露骨,放在封建传统观念之下,未免显得有些“轻浮”,因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如此评价此时的李清照词:“吕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不过,此词之好,也就好在此处。买花一枝,云鬓斜簪,“浪”出一份别样风情。表面上是担心丈夫会说“奴面不如花面好”,心中暗“妒”花面胜人面,实则却是想借此,取得一个花面交映,花美人更美的效果。

  心中,洋溢着的,是一份自得的“窃喜”,真可谓“妒中生美”——好个聪慧李清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春天的吟唱
童年的画
问郎花好奴颜好
三分拙与一线痴
滕州日报荆泉7问郎花好奴颜好 2024-03-23 2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