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洪绪镇苗庄村220户人家培育出19名博士、35名硕士——
崇文重教造就远近闻名“学霸村”

  甘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走进洪绪镇苗庄村,总能听见该村耕读馆内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就是这样一个全村仅220户830人的小村庄,却培养出19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160多名本科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学霸村”。

  “早就听说苗庄村人才辈出、学风浓厚,这不就趁着清明假期带着孩子来村里参观参观,感受下村里的学习氛围,也沾一沾学霸们的好运气!”4月4日,在苗庄村耕读馆内,市民冯闯带着孩子正在参观,并指着荣誉墙上的照片激励孩子要好好学习。如今,越来越多周边的市民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带孩子来苗庄村研学,吸引他们正是该村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庄村的文化传承可以追溯到1913年。当时,家境殷实的文化人宋梁荣先生为让村里的孩子受教育、有知识,就在自家宅基地上划出4亩地,建了6间瓦房、6间草房,开办了“苗庄学堂”,让周围十里八村的适龄儿童都来此上学,为乡邻培养了大批人才。1952年春,该学堂被转为公办学校。“我们祖上就出过贡生和秀才,到我这一辈,家里条件不好,加上我眼睛残疾,自己没怎么上学,但我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我的三个孩子都还算是比较争气,大儿子是硕士,二儿子是博士,小女儿本科,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69岁的甘宜钦欣慰地说。

  苗庄村不仅重视教育,还重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每到放假,我的两个孩子都争着帮家里做家务,村里的孩子们不比吃穿,比学习、比上进、比品行。邻里间相互带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知书达理。”村民李启友的两个儿子虽然分别取得了博士、硕士学位,但是为人谦虚谨慎,得到村民们一致称赞。

  如今的苗庄村,既有里子,也有面子。近年来,随着村办企业、合作社的发展,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该村对村内的主次干道、路边花池、下水道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村内的老旧路灯换成了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伏灯,村民生活更加安全、舒心。“我们村子虽然不大,但是民风淳朴,文化氛围很浓。近年来,我们村聚焦村民需求,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苗庄村党支部书记甘志湖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金色年华·精彩“书院”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我国超九成统筹地区开展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
第三十四期滕州大讲堂专题报告会举行
全市农业机械检验工作启动
消防设施 “大体检”
“纸墨汉风——滕州汉画艺术展”走进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
崇文重教造就远近闻名“学霸村”
滕州日报要闻1崇文重教造就远近闻名“学霸村” 2024-04-12 2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