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王志林
~~~ 张成军
~~~ 周建苗
~~~(外二首)
任泽健
~~~ 潘玉毅
2024年04月13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是什么
周建苗

  看生活日常短视频,一老板娘新请了家政阿姨,首次让她往菜市场买菜。或是出自淳朴节俭、勤劳持家的习惯,阿姨买菜很会讨价还价,买的菜新鲜、水灵、便宜,回来还向老板娘一一讲述。

  老板娘听了,笑着表扬她节省了钱,还夸赞她为“买菜小能手”。接着,便提了两点小要求:一是以后买菜不要讨价还价,他们说多少便是多少,卖菜的赚点钱也不容易;二是见到有农村老人来市场摆地摊卖菜,上年纪的人、看着可怜的那种,不问为什么,便把菜全买了,买回来浪费了也行。

  老板娘谈吐得体、聪明贤慧,一看便是怀有善心之人,我看着心暖暖的。

  善是什么?

  这便是了。

  从日常的细节之中,自然流露着。

  扬善遏恶,为自古以来,人们所谈的为人处世之道。

  在这儿,也浅谈一下“善”吧!

  “元者善之长也”,说的是“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元为善之长,培根之本,亨利贞皆从那里来。仁义礼智皆善,仁为万善之首,义礼智皆从这儿出了。

  老子有言:“万物之奥,善人之宝。”天地的奥深之处,也以“善人”为精义也。他又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也是《周书·泰誓》所述的“吉人为善,惟日不足”了。

  明代高攀龙《程行录序》有这样的诠释,“如树之必枝叶,必花、必实、自然而不容已也。彼岂以善之可以有功,获福而为之乎”,如此孜孜不倦,只觉时日不够吧!

  所以,也有“善善而已,善缘善也”,以此“日慎一日”,为善也。

  其实,对于善的福报,古人也有所论述。

  都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即小善积而为大善,则福报亦大,所谓“小善积而为大善;则福庆亦大,而为馀庆”也。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此古语也。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速与来迟,此古诗也。”这便是宋代理学家程颢所言“善恶皆天理”吧!

  人们常说的,“人为善,福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未至,福已离去”,便是了。

  善,无大小之分也。

  “君子之于善道也,大则大识之,小则小识之,善无大小,咸载于心。”东汉徐干所言的,便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小也咸载于心了。善名命善,恶名命恶,如此分明,也咸载于心了。

  关于“善名”,我也颇有感触了。

  一次,与乡下熟人闲聊,便说起了一五保户,死后的安葬,是由人捐赠钱财,入土为安的。

  这样的善事,发生在村里,我也无所知闻,要不是有人说起,还不知道。

  而且这个善心人,还是我很熟悉的一同学,他如此默默地行善,更令人震撼、钦佩。

  这也是“善名”,人都记于心,名正不辨了。

  关于“善、恶”,古人言之“一念之善景星庆云,一念之恶烈风疾雨”,说的便是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馀。

  所以,也如庄子所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他这样劝人为善,遏恶扬善,惟道是贵,惟德是守,所积之善,则有福庆及于子孙,人间至美。

  善心,善事,善行,善守,在于日常,足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问道东坡
可爱的虎牙
善是什么
过坡南街有感
花 枝
滕州日报荆泉7善是什么 2024-04-13 2 2024年04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