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忍之

  王秋女

  

  孩子的学习问题、健康问题、心理问题,总是很容易出问题。前几天笔者跟几位家长朋友们聊天,大家都是愁得直皱眉,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教育。或许,还是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做得不够。

  我的好友跟我说:“说出来都觉得丢人,上周我以霸凌方家长的身份去医院看望被霸凌的同学,付医药费、赔礼道歉呢。”我觉得不可置信,在我印象中,她的孩子清秀腼腆,每次碰到都会很有礼貌地主动跟我打招呼。这么一个看起来乖巧的小男生,怎么会去欺负别的同学呢?朋友解释说,去年插班进来位新同学,分在他孩子所在的小组,新同学长得又高又胖,为人却很老实,成绩也不太好,小组里其他5位同学就认为他拖了大家的后腿,经常捉弄欺负他。譬如他从课桌中间的通道走过时,会有同学故意伸脚绊他一下,或将手肘顶出桌子边缘撞他一下,有次5位同学一起将他的修正带全部扯出来,其中包括两位成绩优秀的学霸女生,他们甚至还嫌弃那位同学爱吃肥肉,常说:“他都这么胖了还吃肥肉,太恶心了。”我听到这些,觉得愕然,孩子之间的鄙视链和恶意,远超过我们成年人的想象。

  朋友孩子这次的伤人事件是在他分发作业时,将那位同学的作业本直接扔过去,结果扔到他脸上,本子的尖角把眼角戳破了。不是故意,也是故意。好在朋友及时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先带着孩子看望受伤同学,赔礼道歉,又和老师、小组里其他同学的家长沟通,最后老师、孩子们、家长们一起坐下来共同面对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并承诺不会再欺负他。

  我为朋友的行为点赞。大多数校园霸凌的初始,不一定有太大恶意,也许只是同学之间的玩笑打闹,也许只是对弱势同学的嘲笑起哄,但孩子的自控力差,从众心理强,喜欢抱团欺人,很容易产生群体霸凌现象,所以一定要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们的自主意识还没成型,这就要求做家长的我们要对孩子好好教育,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忍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话题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家长与孩子间的信任是双向的
让孩子身心健康 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跨越代沟与孩子有效沟通
学会做“朋友式家长”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忍之
家长的爱是孩子的底气
家长须扛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沟通是一场双向奔赴
滕州日报话题6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忍之 2024-05-16 2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