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再会长江》:又见细水长流的全景中国

  从长江溯流而上,跨越6300公里的锦绣山河,纪录电影《再会长江》见证沿岸居民的生活变迁,波澜壮阔又细水长流的全景画卷徐徐展开。片尾,导演竹内亮终于弥补了十年前未能拍摄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的遗憾。

  竹内亮的镜头不仅拍下了长江的壮美风光,更有沿岸多民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和动人故事,用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直抵人心的真实感触,向世人呈现出一个既波澜壮阔又细水长流的全景中国。

  相比十年前创作的《长江天地大纪行》,竹内导演再拍长江时难免有“物非人也非”的感受。十年的社会变迁印刻在每一个主人公的身上。变化是可喜的,如经过十年的环境治理,长江水变得更清澈;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发电防洪,方便了船运和出行;过去闭塞的贫困山村变成了白墙高瓦的新农村;重庆运输行李的挑夫正在成为中国最后一代的“棒棒”。变化也是可叹的,比如伴随江河治理有的村落难觅踪迹,祖辈们的故乡痕迹和青春梦想随风而逝。在大多数的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导演往往被要求作为一个“旁观者”,尽力避免介入被拍摄者的生活。然而在《再会长江》中,定居中国、如今已经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竹内亮以自己为线索,打破纪录片的常规,直接闯入镜头。

  从拍摄角度,竹内导演有自己的考虑:“普通人会恐惧镜头,但如果我也进入镜头和原本被镜头对准的人交谈,那么他们就会更加自然。”他认为:“其实拍摄过程中不管导演是否出镜,干涉被拍摄者都无法避免,既然已经形成干涉,不如就做到底。”

  导演对于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来说是外来者,但正是这种外来者的身份使竹内亮有了更加明确的旁观者的视角,带领观众跳脱出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更纯粹地与片中人物共情。

  据《文汇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残疾人田径世锦赛闭幕 中国队创历史最好成绩
王祉怡晋级女单决赛
中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上海站)举行
巴黎奥运会目标 跑满八枪
皮划艇静水世界杯波兹南站中国队摘4金
中超:山东泰山八轮不败 梅州客家逃离降级区
电影《再会长江》:又见细水长流的全景中国
滕州日报文体6电影《再会长江》:又见细水长流的全景中国 2024-05-27 2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