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沛 吴凡 王文波 报道
本报讯 “在课堂上学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了强化,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近日,作为第一批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孙余喆坦言在山东诚智数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实习经历收获颇丰。
为推动“榴枣归乡”工程开展,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工学交替”、岗位实习和就业。其中,“工学交替”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岗前培训课程学习、生产车间岗位工序跟岗实践。为保证“工学交替”顺利开展,该院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带队,企业选派优秀员工作为带徒师傅,不断促进校企资源整合,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实现多方共赢。
一直以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和供需对接,从长远方向谋划,建立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将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资源优势与企业管理运营、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有效衔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让更多优秀学生进入企业,为滕州“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中的数字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该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突出校企“双主体”育人特色,共同探索集“产、学、研、训”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更符合企业需求,实现校企双赢。目前,通过“工学交替”育人模式,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已率先与滕州本土优质企业达成合作对接,安排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工学交替”,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