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健康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节身心 安然度夏

  冯集蕴

  

  夏季阳气旺盛,新陈代谢、气血、生机旺盛,因此,清躁解热是盛夏养生的关键。首先要从思想上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再者注意养心,夏季是心脏病高发时期。心的阳气在夏天最旺盛,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还要重视精神调节,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喜大悲,以免以热助热,火上浇油。心静人自凉。

  

  四个要点 养好脾胃

  

  把握四个要点,养好脾胃,可以达到养生目的。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应天顺时。健脾胃除湿:湿邪是夏天一大邪气。炎炎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胃口不佳,容易拉肚子,舌苔白腻,湿邪较重,可以适当服用健脾胃化湿利湿的中药,如藿香、莲子、佩兰等。清热除湿:天气酷热,心火较旺,可以服用清热解毒消心火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荷叶、连翘等。补养肺肾: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弱,应补肺肾之阴,选择收敛肺气的五味子、枸杞子、百合、生地、桑葚、麦冬等,以防出汗过多,耗损津气。冬病夏治:炎夏酷暑,机体与外界阳气俱盛,可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手法,来医治一些冬季易发的病症。如三伏贴,可治疗冬季鼻炎及哮喘等病症。

  

  适度调节 养护阳气

  

  养护阳气,调节四方面。心理调节:

  夏属火,与心相应,养生先养心。要胸怀宽广,保持心情平静、精神饱满,对外界有浓厚兴趣,听音乐、翻闲书、多与人沟通,以利于气机通泄和阳气旺盛。切忌懈怠厌倦,恼怒忧郁,以免阻碍气机。运动调节: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快时进行,避开烈日;场地选公园、庭院、河湖池塘水边等空气清新处;项目选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体操等适中的运动方式。运动后喝果汁、盐开水或绿豆汤,切忌饮大量冷开水;不要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感冒或患寒湿痹症。饮食调节:要吃适量鸡鸭鱼虾蛋,还有绿豆、红豆、燕麦、薏米、黑芝麻、小麦胚芽等。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菠菜、白菜、西红柿、油麦菜、苦瓜、冬瓜、海带等。水果选西瓜、黄瓜、香瓜、火龙果、苹果、葡萄、雪梨、草莓、芒果、椰子、柚子、猕猴桃、樱桃等。喝红茶、萝卜汤、豆腐汤等清热泻火。

  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多,可适量多盐,保证机体正常运转。夏季常消化能力差,暑湿伤脾胃,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少甜食、易消化为原则;适量食用酸味、芳香食物,以开胃助消化。夏季应及时补充水分,解渴消暑佳品不宜冰镇,老人孩子体弱多病的更不可贪凉。夏季食物易腐败变质,要特别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起居调节:一是晚睡早起,保持精力旺盛。二是预防中暑,活动锻炼或劳动避开烈日,涂防晒霜戴遮阳帽,睡午觉。三是防寒保暖,最好不开空调,开时温度别太低,时间别太长,多饮水少外出。

  夏季衣衫勤洗勤换,勤洗澡,可消暑防病,增强抵抗力。忌大汗后用冷水洗澡,夜间不宜袒胸露腹,不在外露宿,避穿堂风。

  

  穴位保健 平和身心

  

  心平气和,常按几个保健穴。涌泉穴:可起到宁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内关穴:有调节情绪、睡眠、心脏的作用,对胃肠也有调节作用。足三里穴:有强身作用,当出现胃肠消化不良时有效。委中穴:可缓和急性胃肠炎。揉按太阳穴或少冲穴,可补正气。艾灸命气、气海、脾俞可强身健体。

  夏季养生,别忘了茭白、莲藕、芡实、菱角是水中四宝,具有祛暑降温清热生津的作用。

  只要我们重视夏季养生,从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充足休息、心理心情等方面做好调节,定能愉快安全轻松度过炎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炎热夏季该如何养生
调节身心 安然度夏
剩汤烧沸不开盖 可以隔夜存放吗
滕州日报健康养生6调节身心 安然度夏 2024-06-12 2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