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应纯
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以考公考编考研的名义宅在家里,不工作、不社交,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和无奈,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笔者以为,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如果他们是想通过考试提升个人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就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但如果只是找个理由逃避现实、宅家啃老,那就不能纵容了。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同样的路。如果一个人在多次尝试后仍未能达到目标,那么可能是时候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了。这时,调整目标,甚至考虑其他职业道路更为合适。
备考的过程应该是有计划和效率的。长期宅家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心态和职业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包括参加培训班、在线学习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等,能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拓展社交圈,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成功的路有很多条,尝试新的方向,就能有更多的机会。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为年轻人提供多样化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有些年轻人因为对就业市场的恐惧或对失败的害怕而选择宅家备考。这种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实际行动和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种逃避叫坚持,需要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