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防汛救灾应急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姜屯镇人大主动作为,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从部署、宣传、排查、演练等方面发力,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堤”。
在姜屯镇人大努力推动下,该镇将防汛工作纳入全镇周例会重点内容,并多次召开防汛备战专题会议,对防汛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将全镇划分为83个责任区,落实“镇领导包片区、机关干部包村、村组长包户”三级包保责任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措施要求,确保防汛工作措施有人管、有人抓、有成效。
该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选民密切联系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全覆盖防汛知识宣传,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及时推送天气预警、防汛避险转移知识信息,提高村民对防汛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活动中心等平台,聚焦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走村入户走访宣传,普及汛期应急逃生技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辖区83个行政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针对河流沿线、坑塘水库、低洼地段等重点区域进行登记造册,充分掌握辖区风险隐患具体情况,在各村及河塘等重要点位配置编织袋、救生衣等防汛应急物资56件,设置安全警戒12余处。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降雨过程,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
为落实预防保障工作,该镇人大主动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各职能部门组建16支抢险队伍,组织民兵连进行防汛应急演练与技能培训3次,增强队伍防汛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度汛。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