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珂瑶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东沙河街道坚定高标准打造“中华善城新地标、产城融合新高地”一个目标,以当好“日日精进、久久为功”的创优营商环境“绣花匠”为抓手,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问题,为“企业敢干”提供最佳平台,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聚焦“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做优企业成长环境。东沙河街道针对成长型、创新型企业重点培育,构建个性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一企一策”帮促体系,明确帮包专员,主动对接企业,提供全程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助推企业扩规模、提效益。同时,精准运用链式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等多种方式,聚焦主导产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外资项目,力争招引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投产,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企业附加值。该街道现有“四上”企业38家,2023年以来新增22家。
聚焦“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做优政务服务环境。高效办事“零拖延”,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创新“1+7工作机制”,围绕重大项目、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落实“红黄蓝”亮屏公示、日报告周调度、比学赶超月观摩等制度,形成了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东沙河精神”,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主动服务“零距离”,定期主动上门走访,变企业来访为下沉走访;持续完善“枣解决·枣满意”、12345热线等平台建设,按照“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原则对群众、市场主体各类诉求精准分办、限时办结,畅通民企诉求通道。累计走访企业、项目2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53起。
聚焦“人才是第一资源”,做优活力创新环境。该街道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盼、技术所求,进一步健全人才需求信息库、领军人才目标库,帮助企业精准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充分发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优势,积极引入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职业院校等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育更多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创新打造联迪创客小镇“新科技、新文旅、新商业”创客服务综合体项目,扎实开展“榴枣归乡”“唤凤回巢”工作,吸引在外滕州人返乡创业,鼓励周边群众参与创业。将六合社区人才公寓纳入“青年驿站”建设计划,提升服务青年发展的友好型社区、阵地,引导青年服务发展、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