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龙泉街道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着力破陈规、除陋习、扬新风、树正气,全力抓好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减轻居民人情支出负担,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深化“三项治理”,融合共治凝聚强大合力。该街道严格落实“镇(街)主推、村主责”要求,指导35个社区、村充实调整红白理事会组成人员,明确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全面实行会长负责制。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修订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内容。强化制度约束,依法依规指导社区、村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运行机制。
狠抓“三大群体”,示范引领带出好风气。该街道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本人和亲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报告备案制度和人情随礼封顶制度。扩大红白理事会成员队伍,引导乡贤名流应加尽加、应入尽入,在参与完善规则办法过程中,提高自我约束力。将移风易俗践行情况作为最美龙泉人、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文明实践家庭站等各级各类典型评选的前置条件,用群众身边榜样教育身边群众。
突出“三个第一”,遏制婚闹打好“组合拳”。该街道灵活使用短视频、海报、H5等方式,引导居民群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提前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登记报备,第一时间落实跟踪随访、动态管理措施。对婚宴比较集中的节假日、“好日子”,组织综合执法、派出所和社区、村等力量,在宾馆酒店、沿途路段等可能发生婚闹行为的地点蹲守,开展劝导和联合执法活动。对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靠上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引导,疏散围观人员,坚决将婚闹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