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市召开“提升公共服务 共建善城家园”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
~~~
~~~
~~~
~~~
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壮大黑盖猪特色养殖~~~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召开“提升公共服务 共建善城家园”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
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浸润群众生活

  商铮 报道

  

  本报讯 9月14日,“提升公共服务 共建善城家园”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滕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向与会媒体记者作了发布,同时回答了现场提问。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提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市聚焦“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城市定位,按照“一城一园一山一水”总体布局,加快实施“一塔六馆”提档升级工程,高标准规划推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和薛河流域沿线考古遗址公园两个“招手性”重点项目,改造提升鲁班纪念馆等一批城乡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目前,全市拥有4个国家一级公共文化场所,“一塔六馆”博物馆群成为全国县级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群,实现了21个镇街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今年,我市组织21个镇街开展了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11个镇街获评省级特级文化站,8个镇街获评省级一级文化站;积极推进实施1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作,目前已投入使用城市书房6处。深入推动特色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建设了村史、民俗馆76家,乡村文物展览馆12家;打造了非遗工坊43家,其中省级非遗工坊1家,枣庄市级非遗工坊17家。

  创新创造,文化传承保护发展成效不断凸显。我市精心编排了沉浸式演出《文公文政》,创排了话剧《希望的田野》以及柳琴戏歌《滕州善城俺家乡》《柳琴高歌新时代》等作品。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复排了大型古装戏2台、柳琴小戏2台、儿童剧1台,创作柳琴戏剧本2部、小品剧本2部、情景剧剧本4部,古装戏《文公问政》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点赞;柳琴小戏《帮忙》荣获首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奖;创作的相声《我爱滕州》、柳琴戏歌《滕州善城俺家乡》在我市“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暨微视频宣传大赛中,荣获曲艺类一等奖,创作的柳琴戏《西瓜情缘》获得枣庄“榴花奖”。组织举办或参加2024春节乡村文化旅游节——“黄河大集·寻味善城”暨滕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2024滕州市“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启动仪式暨“黄河大集·善品滕州”春游东郭庙会等活动近20场。依托柳琴戏、松枝鸟等17项非遗项目,建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今年8月,我市“柳琴戏进校园案例”入选全省30个“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自2020年起至今,我市累计开展400余场戏曲进校园活动。

  文化惠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我市制定《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创演活动的通知》等文件,集中创排推出一批优秀小戏小剧,年底前将安排100场以上演出活动。以节庆活动为主线,举办了“梨园颂盛世 鲁韵耀善城”齐鲁戏曲名家演唱会、2024首届红荷湿地灯展等活动近20场,组织参加枣庄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30余场,指导各镇街、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性文化活动,惠及群众近70万人次;其中,文化进万家、小戏小剧创演等活动举办800余场,“一年一村一场戏”惠民演出220场。各文化场馆广泛开展以“馆藏爱国爱乡题材书画精品”为主题的美育课堂、传统非遗手工制作课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2023年至今,市博物馆、市汉画像石馆、市美术馆、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组织开展各类公教活动近300场次。引导镇街利用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新媒体账号,全方位宣传文化惠民活动信息,切实增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知晓度;通过座谈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百姓诉求,满足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幸福感、获得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浸润群众生活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暨党组理论 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强化综合治理 保障师生安全
遇见青春 共话未来
中秋假期525.6万人次出入境
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滕州日报要闻2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浸润群众生活 2024-09-19 2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