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站在祖国大门 守望万家灯火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30日电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神州大地洋溢着欢庆的氛围。在遥远的祖国西陲,国门静静矗立,官兵默默坚守,守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

  一大早,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踏上巡逻路。“为了过一个祥和的国庆,连队增加了巡逻频次。”连队干部冯康佶说。

  连队守卫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口岸。驻地平均海拔4700多米,年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

  那年寒冬,排长何玉带领3名战士前往边境执行任务,返回时被暴风雪围困。救援人员赶到时,只看到4座无言的“冰雕”,怀抱钢枪,保持着前进的姿态。

  那年初秋,时任连长杨波在山上探路时,跌下悬崖,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挡住,当场昏迷。

  几十年来,连队有100多名官兵在巡逻途中因山高路险而滚落冰河、掉进山谷或雪坑。

  “这么危险,为什么我们还要到这个点位巡逻?很多地方别说人了,连鸟都很难见到。”去年,新兵高光辉第一次参加巡逻,向老班长苗广林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因为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戍守边关12年的苗广林对高光辉说,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新一代“国门卫士”要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高光辉将苗广林的话记在了心里。今天,他又一次踏上巡逻路。

  斯姆哈纳边防连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称,连队国门前哨班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身在西陲前哨,心向首都北京。”这是首任连长与第一代官兵留下的誓言。

  6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用行动践行誓言。距离国门不远处的巡逻点沿线,铁丝网像山脊一样连绵不断。二级上士梁飞记得,那是他和战友们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一步一个脚印沿着边境线铺设的。铁丝网上的铁钩划烂了衣服,嵌在肉里,几乎每个人的肩膀都曾伤痕累累却没一个人喊疼。

  “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边关,所有人无怨无悔。”梁飞说。

  张天赐是梁飞带的兵。“这里的生活很安静,安静得有些寂寞。”张天赐说,“但一代代官兵把国门当家,用心守护。”

  夜幕降临,张天赐接枪上哨。他身后,山河万里,灯火辉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滕州书展
   第5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十月的中国红
   第8版:公益广告
5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外交成就举世瞩目
礼赞祖国 祝您生日快乐
站在祖国大门 守望万家灯火
通 告
通 告
滕州日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5站在祖国大门 守望万家灯火 2024-10-01 2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