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燕开良
~~~ 苗永峰
~~~ 马润涛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见霜降
马润涛

  这些年我养成一个习惯,早晨在外面锻炼完回家,头件事就是打开微信,给亲友回发问候祝福。前几天刚点开微信,就发现邻居老薄发来一幅图片,是一枝带霜的柿子,上书“今日霜降”,旁边一行小字是“好柿成霜”。霜降?要不是他发的图片,我差点忘了这个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二字形象地描述了这个时节的天气变化,标志着气温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大地开始出现霜冻。

  故乡方言中,把下霜叫打霜。有一句歇后语:霜打的茄子,蔫了!霜都是下在夜晚,有两种:一种是甜霜,一种是苦霜。甜霜指的是轻霜,以芋头秧子为例,被甜霜打过之后基本保持着原色。苦霜,也叫严霜,是指带霜冻的霜,打过严霜的芋头秧子会变成黑色。少年时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日》,作家吴强就把被严霜打过的芋头秧子,描绘成大闺女的辫子。我还想起,当年生产队为了防霜冻,夜晚就在地头或者地边生上一堆火,让烟雾把霜驱走。打霜有一个特点,打凹不打岗。就是说,越是洼地的作物霜打得越重,反之就较轻。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结合农业实践划分的,虽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起码在我们鲁南地区是非常契合和适用的。很多农谚就来自二十四节气,而且与各项农事活动也一一对应。总之,什么节气干什么事,前后差不了多少天,早了或晚了都不好。当然,今年例外,由于天气持续高温,小麦播种就推迟了一个节气。不过绝大多数年份的节气还是比较准确的。像:立冬萝卜小雪菜,过了大雪铲白菜。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立秋十八天,寸草都结籽。立了秋,挂锄钩。立冬不出土(指播种的小麦),不如土里捂。等等。

  在故乡有一句农谚:麦顶芒种秋顶秋,过了霜降刨芋头。搁在大集体时,这会儿我应该正跟社员们一起在地里刨芋头哩!故乡的农作物以芋头为主,三秋生产,最忙的一项劳动就是刨芋头。社员们刨一天芋头,都是赶在下午由会计领着几个人分,一堆一堆的,上面压着一张条子,分别写着户主的名字。收工后队长才允许人们各自运到村前河边,用水洗过后再搬运到旁边的沙滩上,满河滩骤然响起礤芋头干子的“嚓嚓”声。我家人口少,分得的芋头也少,加上礤床应手和爹礤得快,我们常常礤完摆上,人口多的人家才礤到一半。一天的劳动结束了,我和弟弟急着跑回家喝娘做的猪肉萝卜汤,跑了一段路才想起看看爹跟上来没有。此时月亮已升至中天,星星也像是困乏了,纷纷向人们眨着眼睛。

  其实在霜降到来之前,各家早已忙活开了,要刷芋头窖。我们村家家都有一口芋头窖,每年都会储存一些芋头。储存的芋头主要是在冬天吃,庄户人家冬季的早餐都少不了芋头,要喝芋头糊豆。再就是留芋头种,等到来年春天育苗。在下窖之前爹都会往芋头窖里扔一件铁器,有时候也会点燃一盏煤油灯下在窖里。小时候我不懂得为什么这样做,后来问爹才知道就是试试窖里缺不缺氧,听说有人下窖拾芋头因窖里没有氧而死过人。那年爹让我下去刷芋头窖,就是把窖里塌掉下来的土铲了提上来,把窖平整好存放芋头。如果这一年要存放的芋头多,还会把窖适当扩大一些。可就在我铲平窖底的土时,发现下面有一条蛇紧紧盘成一团,吓得我扔下铁铲就往窖筒里爬,上到窖口才敢喊下面有蛇。蛇是被爹弄上来的,那次之后,父亲就再没让我刷过芋头窖,不过每次下窖拾芋头还是我,因为那时候我还提不动重东西。

  霜降前也是村里妇女比较忙的时候,要赶在霜降前到地里掐芋头尖子,也就是芋头秧的嫩尖,掐回家用刀切了晒干,冬春季用来做芋头尖子菜豆腐。那些天各家的妇女都忙着晒芋头尖子,有的用秫秸席,有的用秫秸箔,还有的干脆摊在空旷的地上晒。总之,家里家外、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晒的芋头尖子。三年困难时期,以瓜菜代替粮食,这里的“菜”有很大一部分指的是芋头尖子或者芋头叶子。后来芋头尖子、芋头叶子不够吃,人们连老芋头秧子也粉碎了,掺入一点芋头干子面,做成窝窝头。当年吃集体食堂,就曾吃过这种窝窝头,俗称淀粉窝窝。做芋头尖子菜豆腐,一般掺入少许豆糁子或者花生饼。上顿吃剩下的菜豆腐下顿热着吃,在锅里滴点儿油,和葱花一起炒。炒菜豆腐是一道很好吃的家常菜,俗话说,豆腐炒三遍,拿肉都不换。如果是用猪油炒的菜豆腐,再捣点儿蒜泥或者辣椒泥,用煎饼卷上吃,也是很拉馋的。说到芋头尖子和芋头叶子,今年霜降这天早上,我家做的稀饭就是芋头叶子糊豆。乡下的妻妹知道我和她姐喜欢喝芋头叶子糊豆,几乎每年秋天都会送些晒干的芋头叶子来。妻妹送来的芋头叶子都很嫩,切得也细,做两个人喝的糊豆,抓一把就够了。

  霜降过后看红叶,便想到了那传诵千古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皴染秋色的颜料,在不同的树叶上会染出不同的颜色。我至今还记得在故乡生活的一些情景,尤其是霜降过后登山的情景。“霜余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登高赏秋,天阔地辽,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诗如画。但是,在万千霜叶中我独钟情于柿叶、梨叶和杨叶。这些霜叶虽不是故乡所独有,但在我的故乡却最多、最艳丽,也最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就说柿叶吧,它的红是殷红,常常让我联想到革命先烈洒在中华大地上的鲜血。梨叶和杨叶也是我所喜爱的,在我心里面它们永远都是一幅水墨画,一幅涂抹在故乡原野上的水墨画。我虽然去过北京和吉林,看过香山红叶和长白山的红叶,它们都比故乡的霜叶艳丽,也更有气势,但内心里“孩子还是自家的好”。为什么?因为在这里面有我的乡愁,有我对故乡深沉的爱。

  霜降来了,它不仅告诉人们秋天即将谢幕,同时也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您准备好了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打酱油醋”的往事
秋暮露成霜
又见霜降
滕州日报荆泉7又见霜降 2024-10-30 2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