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市供销社积极采取措施,分类施策推进基层社社有资产改造,推动基层社“强筋造血”实践探索,实现阵地巩固、资产增值、服务提档。
市供销社依托市级供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集采集配中心,内设7个专业性配送中心,成为日用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综合性平台。在镇村建设了15处镇级供销服务站、160处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农民群众提供日用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物流配送、美团外卖等服务项目,并植入农业技术咨询、政策宣传、养老金代发等公益性服务,形成了城区有集采集配中心、镇级有供销综合服务站、村级有综合服务社的三级服务网络。拓展经营模式,在农资经营上,基层社加强与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鲁南有限公司及丰谷农资公司的合作,重点在农资供应、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等方面拓展农资综合服务,推动农资经营由卖商品向综合服务转型;在农产品经营上,积极参与新东谷中央厨房等项目,建设占地1800平方米的农特产品展示平台,构建了从基地到商超、从线上到线下的农产品经营新模式;在物流配送方面,搭建起以零担物流为主的物流服务网络,嫁接山东宇佳物流渠道资源,发展市镇村乡村通网点170家,实现“货收全国”“货出全国”。
该社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土地托管,与省供销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改变了以往基层社靠资产收入和租金生存的状况。目前,在9处粮食主产区全托管土地7000余亩,增加基层社收入18万元,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村集体发展壮大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