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南沙河镇坚持既好看好用、又有体量有品位的“两好两有”标准要求,以“活力漷河”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产业连片培育、风貌连片提升、环境连片整治、治理连片融合工程,强力打造“好品南沙河”品牌,推进乡村连片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
力推“村企共建”,连片培育新质业态。该镇组织镇域10余家企业“一对一”共建5个核心村、3个和美乡村、2个辐射带动村,将19项非遗好品、130余种土特产整体打造成“好品南沙河”品牌,融入到“古石老街”分类建馆、直销增值。今年成功培育了麦冠富硒面粉、上徐粉皮、鲁小葡酒业等涉农产业项目,麦冠面粉满足了东部半山区5000亩小麦深加工需求,1600亩富硒小麦实现订单种植;上徐粉皮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鲁小葡酒业年产值突破200万元;依托青浦园林发展土地租赁、劳务就业,(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近万元。
实施“微拆微改”,连片提升乡村风貌。该镇整合边角地、坑塘等零散土地资源,发展“农业+旅游”项目,乡村“颜值”变产值,推进特色农产品由产值到附加值的转变。今年以来,累计吸引城市近郊游客2万余人次,北古石葡萄、陡铺蜜桃产业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辐射带动“仓沟蓝莓”“杨杭西红柿”“古石多肉”等特色产品质效双增。目前,“杨杭西红柿”发展特色种植大棚10个,“古石多肉”种植大棚发展到11个,北古石、南王、陡铺、上营等村成为城市近郊乡村游的新质目的地;盘活撤并的西古石小学资源,招引孵化鲁小葡酒业扩容提质项目整体入驻,带动周边6个村开展葡萄种植,形成以当地葡萄为基料的葡萄红酒、白酒深加工产业链,联农带农强村富民。
主打“强基配套”,连片推动环境整治。该镇建成山水古石、古风上营、魅力南王、果香陡铺、殷实朱庄5个核心村、3个和美乡村、2个节点村,完成上营、东朱庄中心街立面打造,以及陡铺党建文化广场、南王“说事拉理”广场建设,实施上营、北古石等村近万米排水道新建工程;建成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古石老街,纵横7条葡萄采摘长廊、1处樱桃采摘园、1条总长2千米的环村灌溉亲水水渠、占地6600余平方米的“水云间”露营基地,13处闲置石头院落、废弃坑塘、边角地得到整体提升、综合利用;新增“云上桃园”蜜桃采摘园、南王“鱼鳞坝”亲水平台、东朱庄“农业学大寨”展馆等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了以水果种植、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为主的乡村游新业态。
探索“党建联建”,连片推进治理融合。该镇依托“跨村联建”,将推进区10个村联建为2个片区新村,同步健全片区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新村党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将原村“两委”成员全部设岗定职,融入新村治理。全域推广新村阳光议事七步法、679网格工作法,凝聚拳头优势保障推进区建管用融合推进。成功举办葡萄采摘节、“相约七夕 采摘甜蜜”、“华服溢彩 果香之约”汉服采摘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一村一年一场戏”、市柳琴剧团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足球联赛等文化活动,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