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崇元 报道
本报讯 冬日暖阳下,穿行于张汪镇的街衢巷陌,一面面文化墙绘出乡风文明“新画卷”,一个个农家书屋成为群众文化“充电站”,一条条村规民约“约”出和谐幸福美好生活,一处处乡村风貌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张张笑脸在乡村振兴路上绽放……目之所及,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吹进百姓心田,滋润千家万户,为“和美乡村”建设添彩增辉。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今年以来,张汪镇围绕打造“家门口”乡风文明实践圈,以文为“弦”,通过温暖贴心的志愿服务、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奏响乡风文明“和谐曲”,塑造出薛国文化、文明乡村的独特魅力。
志愿服务显活力。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开展到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该镇致力于让志愿服务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坚持在活动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精”,围绕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供需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指导村级成立党员、青年、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务队等,聚焦助老、育幼、帮困等领域,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爱心义诊、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擦亮“守汪相助”“情暖夕阳”“点亮童年”等志愿服务品牌。同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积分兑换超市”,量化志愿积分,提升为民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实惠、志愿者有干劲,真正实现志愿服务有温度。
理论宣讲接地气。该镇积极打造理论宣讲学习阵地,组建了以乡村振兴带头人、先模人物、退休老党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等为主力的宣讲团,紧盯群众需求开展分层分类的“精准滴灌”,采用“理论+文艺”的宣讲方式,通过讲、唱、传、演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美德信用、惠民政策、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等各类主题宣讲。同时,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契机,深入村级、企业一线,认真倾听群众所需所求,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此外,用好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打造理论宣讲“云课堂”,以图文、视频等形式把宣讲内容呈现给群众,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宣讲格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音更强。
春风化雨育新风。该镇坚持扮靓“面子”更要做实“里子”,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平台作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辞旧迎新、缅怀先烈、阖家团圆、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选树典型,引领广大群众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定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向美,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家门口”。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向阳花”青少年读书分享会活动,让孩子们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环境整治换新颜。该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加强辖区河流生态环境治理,常态化开展河道乱堆放、乱倾倒和乱搭建等执法检查和清理,唱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四部曲”,让“生态蓝”给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依托镇域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完善道路硬化、排水沟建设、村庄绿化亮化、文体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号召村民都要当好“主人翁”、做好“家务事”,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打造“和美乡村”新面貌。
文明实践旌旗奋,栉风沐雨砥砺行。下一步,张汪镇将持续拉满文明“进度条”,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文明实践深入人心“聚人气”,鼓舞干群“振士气”,让“和美乡村”有“颜值”更具“气质”,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