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大熊猫,最萌“中国使者”,也是世界人民的顶流“团宠”。在11月底召开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我国大熊猫保护“成绩单”令世界瞩目——
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约19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从“濒危”等级下调为“易危”;全球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757只,种群结构持续向好。
四川拥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在这里,野生大熊猫已发现1387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长超过50%。甘肃、陕西等地也经常发现野生大熊猫的踪迹。与“国宝”不期而遇,成为“熊猫粉”们的快乐之源。
“早期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是个大难题,上世纪80年代的十年间,我们只繁育了1只熊猫宝宝,存活了2岁。”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德生说,历经艰难探索,仅为了寻找最适合的幼龄大熊猫配方乳,就试验了几十次。如今大熊猫人工繁育攻克了“三难”,发情率、育幼成活率等得到明显提升,平均寿命也不断增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圈养种群。
越来越多的大熊猫走出国门,推动野生动物保护科研技术交流的同时,也传递着和平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