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北京,清晨寒风瑟瑟。天光尚未大亮,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外已排起长长的队伍,观众们等待第一时间入馆参观。
一般来说,工作日或寒暑假之外的时间,博物馆参观人数会比较少,是“淡季”。而国博馆内外的火热场景与“淡季”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近日,国博公布的一组数据印证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开放运营常态:截至11月底,今年观众累计预约已超630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同比增长10%;暑期,每天有近160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即便是在淡季,每天也有近52万人预约;国庆假期之后,10月8日至10月28日,参观人数达到34.9万人,同比增长10%。
好的展览是博物馆的“硬通货”。“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国博最受观众欢迎的展览,每年30个左右的临时展览也各具特色,持续释放吸引力。
工作日早上9点多,“明星展品”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的展柜前已蜿蜒排出十几米的队伍,这样的盛况也出现在国庆节前开放的“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而11月初刚开展的“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更成为下半年的展览焦点之一,开放三周便累计接待观众4.5万余人,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吸引观众慕名参观。
“爆款文创”持续为展览提升热度。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
“文创产品的热销对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有一定带动作用。希望大家喜爱文创的同时,关注文物、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