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写在《善南街道志》出版之际
~~~
~~~—— 读王学泰的《中国笑话史》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书读厚

  读薄是指吸取书中精华或者自己需要的知识,如啃甘蔗品味甜甜的汁水吐掉残渣。不过,近几年读书,我却常坐在打开的电脑前,不懂就问“度娘”。往往,书被我读厚了。

  往日一卷在手,发现有不认识的字或词语,拿起放在身旁可做枕头的《汉语词典》咨询,一道小坎就翻过去了。如果野外读书不可能带上“老师”,以随时解惑答疑,那就记着回家查询。

  记得有次山中读书,有个人物的名中有个字不认识。是次要人物也就罢了,偏偏出场率太高,几乎一页就出现一次。请几个同伴帮忙,他们都没能力当“一字师”,只好蒙个读半边凑合。没有准确读音有点儿不踏实,像把张三喊李四,阅读的愉悦大打折扣。直到有了智能手机,这个问题才迎刃而解。

  那天,半躺在沙发上读书,和往日一样遇到陌生的字、不懂的词语,让智能手机解答。是本文言文的书,注释太少,不明白的地方太多。手机字太小,频繁对视眼睛吃不消;字体放到最大,满屏装不了多少内容,不停地滑动同样费劲儿。闭眼歇息片刻,睁眼时目光落在书桌上。于是,起身来到开着的电脑前。

  电脑比手机好使唤,快捷迅速,条目还多,部分有很直观的图案。从此,只要室内读书就坐在开着的电脑前或者不远的地方,好随时请教。慢慢地,不仅是字和词语,我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到书本以外。年初,读王树增的《长征》,这部全景式记录红军一路披荆斩棘,打破国军围追堵截到达陕北的经过。四支部队牵扯的人物和事件很多,有的不是主角一笔带过,有些事件叙述得不详细而我却想知道。电脑这时派上大用场,某个人物的生卒年月、主要事迹瞬间一目了然,有的还会重新认识;对某个事件的细节了解得越多,掌握得也就越全面。往往一件事有几种说法,还需要开动脑筋认真分析。这样,几分钟可以读完一页的书,在寻寻觅觅补充其他材料上花去了更多的时间。当然,收获巨大。像一棵光秃秃的树,我找到了它的枝叶、果实,乃至四季不同的变化。我读的不是个小故事或者片段而是内容更加充实的长文;读的不是一本书是好几本。

  曾试着在电脑上读书,遇到问题切换页面就行,能节省一些时间。多年的习惯吧,盯着屏幕没有读纸质书舒服。闻着淡淡的油墨香,一行行读着,一页页翻动,书越来越薄,合上书的那一刻弥漫胸间的是意犹未尽和绵长的回味儿。

  电子书也没有这种奇妙的享受。听书不存在生僻字,可人名地名和一些词语会被读错。每每听到,像美味佳肴上停留过一只绿豆苍蝇般让人不舒服。有时没听清漏掉一截或者被打扰中断,想续上就得停下往后倒,那条进度条收缩多少就能听到要的内容很难掌握。因此,听书还不如读电子书呢。有次听书在熬稀饭,听得入迷导致家人们跟着喝焦煳味儿的稀饭。

  冬天来了,这是窝在家里读书的大好时机。窗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明亮的台灯下,我打开书本享受着阅读的快乐。电脑在开着,随时等待着我的问询……

  读薄是收获,把书读厚收获更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资政 教化 存史
把书读厚
笑话,本质上是一种嘲讽
滕州日报荆泉7把书读厚 2024-12-19 2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