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12月20日,我市组织收听收看枣庄市民政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刚代表我市作典型发言,副市长樊晓阳及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在滕州分会场收看会议实况。
会议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民政会议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着力健全兜底保障机制、补齐民生发展短板,为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要着力提高养老服务能力,高效运营爱心食堂,规范提升照护技能,加快发展“银发经济”,积极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要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物质+服务”救助模式,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要稳步提升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强化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切身利益。要扎实抓好社会事务工作,大力倡树文明婚俗新风,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有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区划地名管理,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民政事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强化协同推进和督导落实机制,以措施“有为”推动工作“进位”。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工作,努力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要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救助管理等机构的监督管理,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全力推动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周刚在发言中说,五年来,滕州紧紧围绕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和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打造“兼爱民政”文化品牌,构建“大民政”工作格局,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滕州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县,“以‘兼爱民政、法润民心’促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改革案例名单。下一步,滕州将聚焦困难群众,在社会救助上攻坚发力,实施残疾人关爱工程,抓好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持续推动扩围增效;聚焦“一老一小”,在社会福利上攻坚发力,开展“五床联动”工作,保障孤困儿童基本生活、就医、就学等需求,持续扩大服务供给;聚焦专项事务,在社会治理上攻坚发力,推进社会组织管理、移风易俗改革走深走实,持续拓展治理领域,全力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滕州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