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新装修的家,几乎“雪洞”一般,浅色木地板,一色大白墙,只挂了一幅淡淡的黑白水墨画。疏疏几盆绿植,除了必要的家具家电,几乎没有别的陈设,深得我心。
我笑问朋友这是谁的设计,朋友说:“没有特意请人设计。我自己要求施工队做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喜欢简单了。家里没多余的东西,我感觉才舒服。”听了朋友的话,忽然想起两句诗:“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这是王维写给朋友的送别诗里的两句,其实也是借诗抒情说自己。王维少年得志,在京城长安受到岐王和玉真公主等达官贵人的器重,才二十出头,就一举考中解元、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国考上岸”吧,当上了太乐丞,有了正式编制。跟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相比,简直顺得不能再顺了。
但是才情诗意,又怎能抵得过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才没几个月,他就因为工作失误,就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从京城的文化部门,一下子成了偏远地区管仓库的“小王主任”,正意气风发却骤然跌落,一腔热血忽然意识到世事无常。后来世事动荡,又经历无数变故,从此不再热心功名富贵,却在山水和诗画琴韵中,获得了内心的淡然与宁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我们普通人,自然无法与大诗人相提并论。但,“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在芜杂的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们奔波忙碌、患得患失,抱怨、焦虑、郁闷如影随形,“素风”,好像一种奢侈品了。
总要经过一些事后,才会对很多事看得开。衣服越买越少了,饭局能推就推了,放下各种负累,生活看似简单起来,精神却一点点富足。
朋友年轻时,也曾“肥马轻裘”,社会各界左右逢源。曾经一顿饭跑三个地方,我笑他“一饭三吐哺”,他说:“我就是喜欢红尘啊,生活无限可能,我每一样都想试试都想要。”那时他就连装修房子,也是各种可能性都想堆砌在家里,几乎像住在美术馆或艺术品商店。其实我也理解,年轻时,谁不是贪心地想拥有得更多?五彩斑斓,每一样都想要。
现在他摒弃一切不必要的拥有,反而“觉得舒服”。曾经的浮华喧嚣,如过眼烟云黄粱一梦。“人生有素风”,只有本真纯粹的生活,才是灵魂的最佳居处。
一棵乌桕红了,两排法桐黄了,一位环卫工慢慢打扫着街道,卖红薯的大娘守着几袋红薯招呼顾客。绿灯亮了,汽车、电动车、行人匆匆驶过、走过十字街头……红尘种种,如此庸俗又如此深情,我开始学着接受一切,对命运的安排“天命无怨色”,以此迎接“人生有素风”,让灵魂越来越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