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古忠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级索镇大力倡树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育文明、思发展,着力做实“六好”文章,用做实功和情服务绘出了为民富民最美底色。
为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该镇借助村级理论宣教室、文明实践广场和百姓大舞台等场所,选择理论功底深厚、了解农民农业农村工作的宣讲员,集中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同时,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线上”学理论“富脑袋”、“线下”学科技“富口袋”,做到心领神会、学用结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以来,镇村共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讲座1230余场次,发放学习读本2.6万册,开展学习演讲比赛6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明实践站搭台演戏为抓手,以组建党员、巾帼、青年、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务队伍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为发力点,以移风易俗“四倡四禁”宣传、模范践行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形成思想和行动自觉和常态化开展“五为、十常”服务活动为突破口,精准发力提速提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以己之苦换群众之甜,以乐于奉献助推群众满意度攀升”,做实文明实践“强阵地、组队伍、亮品牌、优服务、赢满意”文章。目前,全镇有志愿者1.2万余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6万次,受众人员达到6.8万人,有50个文明单位和50个文明实践站“牵手”联建,实现了互惠共赢,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为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底座、固盘”作用,该镇按照“品牌特色示范村高标开路、其他村对标对表弯道赶超”的思路,因村制宜创“亮点”,点面发力促“催化”,全力挖掘本土资源,打造为民富民“链接”产业,构建“文化文明相结合、乡村振兴和文明实践示范带相融合、积分管理量化与表彰奖励相配套”新格局,形成了“坝子崖村斗拱文创产业、郝屯村孝善文化、水磨庄村民宿经济、西杨楼村红船工艺、级索村红色文化和北赵村农耕文化”等26个特色品牌,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幸福生活的美味、文化文明的滋味、村强民富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