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读丰子恺的《坐等花开》
~~~—— 读冯骥才《过年书》
~~~—— 读陈瑜《我为孩子打突围战》
~~~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锁传统春节文化的密码
—— 读冯骥才《过年书》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主要推荐人冯骥才在之后第一时间编著了《过年书》,于2025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为我们开启了深入了解年文化的大门。  

  冯骥才才华横溢,是新时期崛起的第一批作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众多佳作在国内外屡获殊荣,而且他还是画家和文化学者。他怀着对年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强烈责任感,创作了《过年书》。

  翻开《过年书》,首先看到的是作者饱含深情的前言。冯骥才写道:“近年来,我特别想编一本书,即《过年书》,因为我写了太多关于年的文字,小说散文也好,随笔杂文也好。”他从农耕时代走来,年于他而言,就像一缸陈酿的老酒,浓烈香醇,每个中国人都品尝过它的滋味。20世纪,随着社会开放、生活巨变以及西风东渐,传统年俗逐渐松散,年味淡化,这让冯骥才深感忧虑。他深知,若失去旧的年俗,所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顿年夜饭,更是几千年灿烂缤纷的年文化的消逝,而年文化中包裹着民族对团圆、慈孝、和谐、平安和幸福的执着追求。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年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过年书》分为五个部分。“年的感怀”中,通过《守岁》《花脸》等文,冯骥才引领读者走进他的童年春节回忆,让我们仿佛看到戴着花脸欢呼雀跃的他,更直观地体验到对年的情感,而这些回忆也是他热爱年文化的源泉。在“年的沉思”部分,他深入思索年的内涵等,意识到保护年文化的紧迫性,体现了文化学者的担当。“年的艺术”聚焦年俗艺术形式,如对花会、窗花、年画等的精彩描述及田野抢救,让我们领略到年文化的丰富多彩。他通过挖掘呈现年俗艺术,让我们更好地看到年文化中的人间烟火。“年的思辨”针对春晚、春运等社会话题发表见解,展现了其对年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的深刻思考。“年的话语”收录访谈等内容,加之书中三十余张彩图,图文并茂,进一步丰富了读者对年文化的理解。

  著名作家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冯骥才的《过年书》,正是用文字和图片,摇动着我们对年文化的热爱之树,推动着传承年文化的云朵,唤醒着我们心中对年文化的灵魂记忆。

  《过年书》是冯骥才献给年文化的一份厚礼。作家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年书》的出版,对于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意义重大。它不仅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春节的历史和文化,还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促使春节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新春走基层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坐等”之中见真意
解锁传统春节文化的密码
我为孩子打突围战
读书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花园施肥
滕州日报荆泉7解锁传统春节文化的密码 2025-01-23 2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