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
~~~—— 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挺起工业“硬脊梁” 跑出发展“加速度”
—— 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田璐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日历已翻到了2025年。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重点实施的102个技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我市工业经济步履坚实、活力满满。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工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活。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积极构建“‘化机锂医数’+特色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精准培育了一批链主龙头企业,搭建提升了一批优质服务平台,打通破解了一系列要素保障堵点和问题,全市工业经济基本盘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外引蓄能 内培聚能

  聚链强链态势更明显

  

  项目是企业扩规升级、对标登高的根本支撑。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是目前我市实施的投资规模最大的高端化工产业项目,已完成总投资量的50%,刷新了我市项目投资建设新速度。此外,聚合顺年产40万吨聚酰胺6新材料、腾达特钢特种合金丝新材料迁建、北玻院滕州公司年产5万吨环氧树脂生产线建设、茁彼母婴菲伶(国际)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等一批大项目在去年建成投产。

  我市坚持“四好+一好”招引标准,聚焦“化机锂医数”主导产业,精准开展链式招商,签约落地年产3000吨氢化丁腈橡胶、欣旺达10万吨锂电池回收、上海交大智邦(滕州)装备制造等一批链群结合强、创新能级高、发展潜力好的优质项目,为提升我市产业集聚度,完善协同配套体系积蓄强劲的发展动力。为使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我市深入推进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扩区及循环化改造,不断提高化工园区承载能力。高标准编制《“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不断扩大“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影响力。全力推进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银发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谋划布局。

  

  “双新”驱动 数字赋能

  产业发展引擎更强劲

  

  清峦福兴集团在行业内率先成功开发数控机床AI人机对话功能,实现了机床操作的百倍级效率提升。

  产业发展快,要靠龙头带。以威达精工、清峦福兴、山森数控等为代表的机床企业,更加注重数实融合,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腾飞插上了“数字的翅膀”。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468个,累计建成2952个。支持骨干企业率先打造一批示范工厂,2024年入选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晨星工厂、绿色工厂等29个,我市连续两年被认定为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的县(市、区)。

  为加快技改焕新步伐,我市大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出台《滕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政策》,清单化推进110个工业设备更新项目建设,1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储备项目,68个项目列入省级储备项目,26个项目纳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引导企业依托创新平台载体,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梯次培育 对标登高

  工业经济基石更稳固

  

  近日,走进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运转有序。该公司围绕玉米深加工形成了全链条发展,从30年前的乡镇淀粉厂,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恒仁工贸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我市贯彻落实枣庄市工业企业“8010”三年对标登高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以更到位的服务、更精准的政策,推动企业梯队顶部更高、中部更壮、基础更实。我市营收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6家,过亿元企业突破110家。

  为助力骨干企业迅速成长,我市紧盯工业企业升规纳统,优选132家企业建立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50家。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兖矿鲁化、联泓新科2家企业入选2023年枣庄市突出贡献企业,金晶玻璃、中材锂膜等34家企业入选枣庄市综合百强企业,恒仁工贸、盛隆化工等41家企业入选枣庄市工业百强企业。同时,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链,筛选223家企业建立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家、瞪羚企业32家、单项冠军1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92家。

  

  人才提升 服务提级

  企业发展环境更优越

  

  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作为我市机床产业龙头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国机床行业30强、全国机床出口10强企业、曾连续三年荣获国家机床行业最高奖“春燕奖”。“近年来,在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专班及市工信局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谋划实施的威达精工国际高端数控机床项目仅用一年时间便竣工投产。”公司总经理吕慧彬说。

  “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工作,优化的是营商环境,推动的是企业发展,实现的是合作共赢。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工作,选拔411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熟悉经济的科级干部作为帮促专员,对全市所有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培育帮促,针对性解决企业在融资、土地供应、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为不断提级服务效能,2024年,我市开展“一起益企”服务惠企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培训服务活动360余场次,服务企业5500余家。组织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点对点”融资对接活动15场,达成融资意向1.2亿元,获批授信额度3.7亿元。编印2024年惠企政策集成包,先后深入近600家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法律,累计推送信息超1.2万条,推动了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举办企业家沙龙(青年企业家专场)活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培训班,选派100余名企业家参加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提升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去年以来,我市共有6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入选省高层次人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第4版:新春走基层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3
挺起工业“硬脊梁” 跑出发展“加速度”
开栏语
滕州日报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3挺起工业“硬脊梁” 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5-01-27 2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