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筑牢主阵地 大力弘扬主旋律
我市推进“八五”普法深化依法治理

  田璐 报道

  

  本报讯 近日,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发布通报,对在“八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200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我市12个集体和25名个人受到通报表扬。

  据了解,“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我市司法系统坚持统筹谋划,突出创新发展,立足于以人为本,通过整合各类法治宣传资源,形成普法合力,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不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我市坚持筑牢主阵地,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青少年普法志愿团等普法宣传主力军,依托“孔子学堂”、美丽乡村建设等建设普法阵地1491处,推动法治教育活动在乡村全面开花。将法治文化与“善”文化相结合,融入鲁班文化、墨子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进一步传承班墨文化精神,弘扬法治、廉政、爱国思想,形成法治文化品牌。发挥柳琴戏剧团优势,坚持“送法下乡”与“送戏下乡”相结合,让群众更直观、方便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我市大力弘扬主旋律,创新普法形式和载体,围绕“智慧司法·滕州样板”目标,探索“互联网+普法宣传”新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政务头条号等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打造指尖上的法治文化建设阵地。不断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开办并发布《大众看“典”》视频普法栏目24期,制作播出《法治时空》电视普法栏目12期。开发“法治文化云展厅”程序平台,全面宣传法治文化。

  我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律服务活动,探索“1+4+5+N”法律服务代理机制工作新模式,设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协作联动办公室,成立各类法律服务团6个,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全市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1195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司法行政工作室,建立各类调解组织1223个,所有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网格接诉即办“微循环”,村(社区)协商办理“小循环”,市、镇(街)联动处置“大循环”闭环流转,对群众诉求分级受理、分类处置,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春节假期重点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销量显著增长
习近平就纳米比亚开国总统努乔马 逝世向纳米比亚总统姆本巴致唁电
坚持筑牢主阵地 大力弘扬主旋律
萌娃闹元宵 非遗共传承
我市四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
猜灯谜赏非遗 多彩活动闹元宵
滕州日报要闻1坚持筑牢主阵地 大力弘扬主旋律 2025-02-11 2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