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3月15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2月14日,国家林草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司长张利明表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

  古树名木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它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今年1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张利明表示,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违法采伐、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时有发生,少数地方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保护管理要求不统一等问题,亟需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张利明说:“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条例》列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草局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圆满完成立法工作。”

  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司长刘丽莉说:“古树名木是乡愁记忆的心灵坐标。伫立在城市街道或是村口巷陌的古树名木,既是地理坐标,更是记忆纽带,承载着广大游子对故乡的集体记忆。”北京密云“九搂十八杈”传颂着“为一棵树,挪一条路”的故事,广东新会天马村村民世代守护“小鸟天堂”,成为我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动范例。

  2015年至2021年,全绿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于2022年发布了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古树后备资源(树龄大于50年、小于100年)达148万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聚焦开学季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5
十省份贡献超六成GDP 经济大省挑大梁
我国3月起启用 渔船“电子驾照”
春耕沃野 生机勃勃
我国科学家创制 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3月15日起施行
滕州日报天下5《古树名木保护条例》3月15日起施行 2025-02-15 2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