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着的“惯性”

  那天出门办事,路上偶遇两名退伍老兵。他们双双身着绿军装,虽没了军衔、肩章,但言谈举止中仍充满了自豪与自信。除却军装,那挺拔的身姿、矫健的步伐、坚定的神情,让人一眼也能辨出他们退役不久的军人身份。

  这不由让我想起,10多年前自己刚退伍那阵子,也曾对军装恋恋不舍,除了洗澡、睡觉,常常一身戎装不离身。那熟悉的绿色,仿佛是军旅生涯的无声注脚,让我在回归平民生活之后,仍能感受到那段火热军旅岁月的余温。

  惯性,在物理学中是指物体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比方说汽车踩下刹车踏板后,由于惯性作用,它不会立马停下来,而是继续保持原来方向前进一小段后才缓缓停下。

  由此我想到了人们的穿着也有“惯性”。军装,作为一种特殊“制服”,它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纪律、一种荣誉。当士兵们脱下军装,回归社会,他们内心深处的军人情怀却难以割舍。这种对过去身份的留恋,就在退伍返乡后的穿着中体现了出来。

  穿着的“惯性”,还体现在季节的更替中。冬天渐行渐远,春天姗姗来迟,人们往往不会立即脱下厚重的棉衣,而是持续以厚衣裹身。同样,秋天去无踪影,冬天来而无声,人们也会在初冬时仍穿着凉爽的秋装,而不是立刻换上厚重的棉衣。

  从生理角度看,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过早更换衣物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延续之前的穿着习惯。从心理层面来看,这种“惯性”也是一种对过去环境的依赖与怀念,不舍过去那种熟悉的氛围和情愫。

  人们穿着的“惯性”,也与传统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中医讲究“春捂秋冻”,“春捂”是为了抵御初春的寒气,持续厚衣捂身,避免身体受凉;“秋冻”则是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增强御寒能力。这种不自觉的“惯性”,或许是一种古老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本能遵循。

  穿着的“惯性”,是一种情感的留恋,也是一种生理的适应,它让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一种稳定的连接,让我们在不同的身份与季节中,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慰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2025滕州两会特别报道
   第4版: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幸福之城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春天是唯一不会厌倦的东西
一粒一香
肩上还有小野花
穿着的“惯性”
雨水帖
滕州日报荆泉7穿着的“惯性” 2025-02-24 2 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