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炳绅
首先,既然曾经是炫富,那就说明不是自然流露,而是故意为之,甚至还可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在内,那么,他们当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一就是,有些人曾特别享受那种鹤立鸡群、众星捧月、被人羡慕仰视的感觉。其二是他们一度非常害怕被人瞧不起,非常害怕受冷落,渴望成为富豪队伍中的一员,而不愿被残忍地划到贫穷或被歧视的群体中。在这些人里,有的可能确实腰缠万贯、家底殷实;而有的不过是穷人乍富。恰恰正是后者,更喜欢以炫富的方式来博人眼球、抬高身价。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尤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理念、心态以及世风的变化,包括一些人仇富心理日益严重,让他们越来越发现炫富的最终结果,除了让自己满足一时的虚荣心和得到虚伪的吹捧外,更多回报不过是大家的鄙夷、讨厌、妒忌甚至来自各方面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灾难。比如借钱的、讨债的、偷盗的、仇视的、无端骚扰的、追究资金来源的、被人敬而远之的。于是,人们内心开始平静释然或对所谓富有已经习以为常,不再盲目痴迷和轻易情绪失控了。
但也有些矫枉过正的,竟又开始哭穷卖惨。其中有些人本来就低调、不善张扬,加大了哭穷队伍的规模。尤其是过年这个既敏感又复杂的时间段,一些人便不再无端引火烧身、自讨苦吃了,更喜欢哭穷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所谓哭穷者,其实是在变相卖弄,就是大家常说的凡尔赛。说来说去,不管是炫富还是哭穷,都是一些哗众取宠的表演罢了,不必太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