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上四年级,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一个周末的下午,他告诉我晚饭想吃“黄金蛋炒饭”。我满口答应。在我把豌豆、玉米粒和蒜苗等配菜备齐洗净,准备开火时,小家伙忽然跑到我面前,满怀期待地说:“爸爸,我想亲自做一次黄金蛋炒饭,可以让我试试吗?”看着他无比期待的眼神,我笑着答应:“当然可以了,你想尝试做家务,这是好事啊!不过,你毕竟还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所以你做的时候,我还是得看着。”尽管他在做的过程中状况百出,但有我的指导,最终他还是做出了人生第一份蛋炒饭。这可把他高兴坏了,激动之余,竟比平时多吃了大半碗米饭。
之前,这么和谐的亲子互动场景,在我家还是难得一见的。那时候,当他提出想自己做某件事时,我要么以“不安全”为由拒绝;要么图自己省事,帮他做好一切。我那时没有意识到,那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直到有一次,我看见了朋友陪孩子煎牛排的温馨画面,才明白:好的家庭教育,是放手而不撒手。
那次,我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快吃午饭时,朋友的孩子宸宸,无意中瞥见了刚解冻好的牛排。于是,他兴奋地跟他爸爸说:“爸爸,爸爸,等下我要自己煎牛排,我想亲眼看看美味的牛排是怎么做出来的。”就在我以为朋友会跟我一样,出于“怕麻烦”或“不安全”的考虑一口回绝时,没想到,他竟然笑着说:“好啊,你做,我监督,有了这个体验,以后你写作文也不怕写不出东西了,哈哈!”
父子俩做牛排的过程,确实是一言难尽。当宸宸撕开包装,料汁乱流时,朋友并没有任何埋怨,只是拿起抹布把它擦拭干净;当宸宸对锅铲的使用还不熟练,翻牛排存在困难时,朋友就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如何操作……尽管整个过程,比朋友自己煎牛排要多花了几倍的时间,但可以看得出来,这对父子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不就是一幅动人的亲子图吗?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我错过了那么多亲子共处的温馨时光而懊悔不已。
现如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乎是六位家长养育一个孩子。很多时候,家长要么是怕麻烦而包办孩子的一切,要么是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种情况下,把孩子宠成“家庭小皇帝”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尝试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新游戏,亲自动手打点自己的生活,大到规划日常,小到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
经过深刻的反思,当儿子再次表达他想自己煎牛排的愿望时,我不再因为怕麻烦就去拒绝他,而是选择加入其中,与他一同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当儿子提出想骑自行车时,我也不再以不安全为由拒绝,很痛快地给他买了一辆儿童自行车,并陪着他一起练习。在不可避免摔了几次之后,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能。
事实证明,当采取放手而不撒手的育儿策略后,我发现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糟糕,更多时候,是我们当家长的在预想困难。孩子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是专注的、开心的。以前,我总是怕孩子摔倒而不让他学自行车,可当他真的学起来后,就像一只刚学习飞翔的小鸟,准备飞翔的时候,犹豫中又满怀着期待,等它真正张开翅膀独立飞翔时,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每次看到他在广场上开开心心地骑着心爱的自行车,脸上流露着自信满满的神情,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