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5日电 博鳌亚洲论坛25日发布《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报告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
根据报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分区域看,2025年东亚地区预计实现4.3%的增长,南亚地区为5.9%,中亚地区为5.0%,西亚地区将由2024年的2.1%显著提升至2.9%。
在就业和收入方面,亚洲总体呈现向好态势。报告显示,2025年亚洲总体失业率预计为4.39%,低于全球4.96%的水平。地区收入状况总体稳定。随着经济增速回升和通货膨胀水平持续回落,预计2025年亚洲实际收入水平有望提升。
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是亚洲经贸的突出亮点。根据报告,2024年亚太地区零售电子商务增速达到8.4%;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3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东南亚电商行业商品交易总额达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亚洲主要经济体已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的重要参与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在亚洲地区稳步推进。服务贸易增长较快,其中,数字交付服务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旅行服务恢复明显,运输服务大幅增长。
作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成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整合区域内自贸协定安排、优化资源配置,展现了亚洲国家推动开放合作的决心。报告指出,2024年,RCEP区域内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约3%,绝大部分成员区域内贸易额实现同比增长。区域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东盟新兴经济体如老挝、柬埔寨服务贸易增长显著。
“面对诸多挑战,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东盟继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在经济增长、货物与服务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也孕育着新的潜力和空间,成为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基石。”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说。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5日在海南博鳌开始举行,当天发布《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博鳌亚洲论坛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改变:亚洲推进绿色发展》两份年会旗舰报告。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亚洲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实现持久繁荣的必由之路。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世界面临越来越多不确定性背景下,亚洲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共商应对之策有特别意义。他强调,亚洲各国应合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共同发出维护自由贸易最强音”。
“要延续‘亚洲奇迹’,必须加强区域合作。”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亚洲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充分证明合作共赢必须建立在更深层次的贸易一体化、创新共享和人文交流基础之上。
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金属业务首席执行官狄诺·奥特兰托认为,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关键在于多边主义,因为“没有国家能单独确保长期繁荣”。
“面对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挑战,开放和包容才是扩大各国对话、加强交流、相互借鉴的必由之路。”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中文名:李嘉诺)说。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乌伊表示,亚洲国家及全球南方国家有加强南南合作、积极推动全球治理重塑的愿望。中方通过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持续表达对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主发展的承诺,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让全球发展中国家获得切实利益,推动了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