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核心要义深入人心,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广泛拓展,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夯实巩固,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汇聚形成。
船头悬挂着“国安号”红色彩灯、顶部张贴着醒目的“4·15”主题标识、船舱内年画娃娃IP“津小安”化身“国安小卫士”介绍20项重点安全领域……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一艘“国安号”主题游船在天津海河始航,为国家安全海岛行“天津篇”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海河文旅之中,以创新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市民踊跃参与,大家同乘“国安号”游船,对国家安全教育有更深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人民安全将产生哪些影响?”“保护文化安全与保护人民安全有哪些内在联系?”
不久前,一场热烈的学术研讨,在南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安全领域前沿课题各抒己见。
这是天津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的首场“智慧对撞”。这一以南开大学为依托,汇聚各方力量打造的国家安全智库,拥有一支高水平、跨领域和学科的国家安全研究队伍,将不断探索国家安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对策,为天津乃至全国的安全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仅仅在南开大学,在天津大中小学课堂内外,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国家安全教育不断向深发展。
去年,面向5000多名大一新生,天津大学开设了《国家安全教育》数智化公共基础课,以期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虚拟仿真技术和实践教学被巧妙地引入到授课中。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天津大学虚拟仿真中心沉浸式学习国家安全课程,还可以走进天津海关等单位,上一堂“国门安全”现场实践课。
近年来,天津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着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让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融入到教学中。
一组数据体现了这一工作的成效:截至目前,天津各级各类高校均已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各级各类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已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日常教学;实现了天津市国家安全课程开课率100%、教学对象覆盖率100%、专(兼)职教师配备率100%。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辖下8支纪律部队和辅助部队12日开始,于4月各个周末及假日分别举行开放日,加深市民对各部队的认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学院、香港惩教博物馆、社区教育体验馆和民众安全服务队总部于4月12日开放;香港警察博物馆、消防及救护学院和政府飞行服务队启德分部于4月13日开放;香港海关学院将于4月18日开放;医疗辅助队总部将于4月27日开放。
各部队的开放日将举办各类精彩活动,包括升旗仪式、中式步操演示、救援示范、枪械和器材展示、工作犬表演、摊位游戏等,让市民了解各部队防范和抵御国家安全风险所做的工作,以提高大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氛围,提高大家的守法意识。
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4月12日在屯门入境事务学院举行开放日,推出步操演示、入境处乐队表演、战术及枪械演示、教学资讯廊参观、展览、摊位游戏以及讲座,精彩的活动迅速吸引市民参加,现场气氛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