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今年以来,从春晚舞台到亚冬会赛场,从展会展台到车间一线,人形机器人“火”了起来。一季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0%。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装备不断发展壮大,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医药等制造环节的应用已经超过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取得了国内外防爆认证,在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车生产等制造环节实现了规模应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典型应用形态之一。
目前,全国多地围绕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布局在加速推进。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10余个地方政府已建立和筹备建立产业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说:“我们通过部省协同推进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陪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餐饮机器人、导引讲解机器人等多款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通过技能表演和观众互动等形式,展示当下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