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新增与撤销?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认为,学科专业大调整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有着深刻的底层逻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是科技创新的高地。高校学科专业大调整的核心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站在学校立场,吴德认为,撤销专业的决策基于三大考量因素:首先,高质量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其次,师资力量的供给情况也是核心要素;最后是招生状况,如果一个专业招生时,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持续偏低,也可能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此外,产业更迭的加速也使部分曾经“对口”的专业逐渐脱离实际所需,逐渐被淘汰;又或者被撤销专业并不是高校的办学特色,要收缩非优势领域强化办学特色。

  理性看待专业调整,新增亦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很多新的专业是伴随着新的产业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所产生的,譬如低空技术与工程是随着低空飞行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专业,近年来很多高校也参与了相关技术的生产和使用。

  对于考生来说,是否要优先考虑这些新专业?

  在储朝晖看来,对于考生来说,如果优势、潜能或兴趣恰恰在这些方向,当然可以优先选择,盲目选择没有必要。他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盲从。

  事实上,无论是“上新”还是“退场”,专业并非依据社会舆论的“冷热”来变化。高校专业的动态调整,要历经学院提报、学校公示、教育部审批等多个环节,专业“热不热”,不能只看眼前风向,更要看长远路径。

  再谈未来,学校还需要在新增专业的教学资源和体系上同步跟进,让新专业真正落地生根,成为高校的“新支点”。而撤销专业背后的资源再配置,也同样需要制度化安排,以保障学生权益和人才出口。

  (新闻联播、央视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热点聚焦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高校专业“大洗牌”哪些“上新”?哪些“退场”?
哪些专业在“退场”?
1
2
工学类新增数量领跑
“智能+”转型明显
如何看待新增与撤销?
3
“健康”“运动”专业迎来新增潮
新设专业瞄准未来命题
“新文科”加速布局
滕州日报热点聚焦4 如何看待新增与撤销? 2025-05-13 2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