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以创新为引领、以实效为导向,探索形成“体系化统筹、多维度盘活、多元化融资、多领域转型、多部门联动、长效化监管”的资产盘活模式,有效破解存量资产低效利用难题,实现了“沉睡资产资源”向“活力高效资本”的蝶变。
市国资局着力夯实资产盘活根基,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资产盘活与投融资工作专班,加强统筹调度,各市属国企相应成立工作推进小组,搭建起局企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对全市国有存量资产进行拉网式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分类施策,为后续的盘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底,市属国企梳理出可盘活资产价值137.89亿元。该局联合市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企业召开分析研判工作推进会,“一企一策”为市属国企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资产盘活方案,今年1至3月份,已有效去库存盘活资产价值9.49亿元。资产盘活与投融资工作专班统筹整合各类资源,依托国有资产交易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盘活闲置资产;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等一系列举措,优化资产结构,激发资产潜在价值。通过多项措施,招引央企东风集团来滕投资发展,盘活利用我市交发集团汽车站内闲置场地,建成苏鲁豫皖地区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齐全的大型汽车交易中心滕州东风汽车商城;通过将闲置30年的废弃荆庄煤气储配站40亩工业用地出让流转,招引上海知名公司入驻,有效盘活资产1600万元;通过将“沉睡已久”的滨湖镇交通换乘站改造升级为滨湖假日酒店,成功唤醒3000万元的固定资产,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形成“腾笼换鸟”良好的发展格局。
为增强项目造血能力,我市工作专班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引导鼓励市属国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信华集团在澳交所成功发行我市首笔美元境外债,实现了市属国企利用国际资本推动发展的首例突破;滕创公司探索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数据资产化路径,推动水发、交发、热力等数据资源估值超5000万元,已顺利获批枣庄银行数据资产质押放款1000万元;2024年度,各市属国企策划包装47个融资项目,成功获得新增融资217亿元,争取各类债券及银行项目融资119亿元,实现了由“项目等资金”到“资金等项目”的转变。激活资产链式效应,以推进“城投”向“产投”转型为契机,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聚焦产业园区建设、城市资产运营管理、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能源等重点方向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资产的规模化效益。滕发集团加快“八大产业园”建设,吸引精密元件、数控机床、矿山机械等领域24家优质民营企业入驻,形成链式规模效益;东方乡村振兴公司加快实施10万吨级粮食仓储、高标准农田等涉农项目,提振乡村经济内生动力;滕创公司加快布局人力资源、医养健康、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高效整合资产资源7.84亿元,形成融资发展新优势。
我市工作专班创新举措,千方百计化解资产注入难题,主动作为对全市土地房屋资源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摸底主体不明、房地不一、产权不清的152处闲置低效、无效土地房屋资源,分类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工作专班设立特办窗口,针对国企土地房屋权证办理堵点难题,召集财政、自然资源、住建、行政审批等相关部门对产权信息不清晰、老旧房屋工程质量验收困难等问题“一事一议”推进资产权证办理工作,建立“收回—置换—利用”协同处置模式,打造“收储置换一批、联合办理一批、提质增效一批”的土地房屋确权工作样板。坚持长效化监管,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构建“月调度、季分析、年考核”工作机制,对资产盘活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将市属国企资产盘活成效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重要内容,强化资产盘活工作的责任落实与效果评估。通过开展资产盘活工作“回头看”,由成效显著的企业分享经验做法等系列活动,充分激发企业盘活资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国有资产盘活工作高效、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