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昊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科技改革攻坚,强化政策扶持,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力推进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我市聚焦省实施“十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机遇,筛选储备威智医药、联泓瑞升、北航天舟等一批优质项目,争取纳入省市支持“盘子”。继续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攻关项目,给予精准帮扶、专项支持,重点支持双创中心、人才集团创建省级、国家级科技孵化载体。谋划建设奥卓院士工作站、北理工海外人才工作站,力争新认定省级创新平台2家。
我市深化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华中科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院所合作,充分发挥山大滕州产业研究院作用,在已设立高端数控机床与刀具等3个研究中心基础上,力争今年再新设立3个新的研究中心、落地合作项目5项。加大对“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的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10人、外国专家15人,在国家级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此外,我市围绕科技金融、研发投入等方面,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导,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今年以来,已指导办理科创贷款20笔,申请贷款资金77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