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善”文化促动 “微”服务联动 “泉”机制带动~~~
~~~
~~~
党旗辉映攻坚路 光影定格奋进时~~~
鲍沟镇人大开展汛期防溺水巡河护河工作~~~
~~~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文化促动 “微”服务联动 “泉”机制带动
龙泉街道探索全域文明实践新路径

  本报讯 近年来,龙泉街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探索文化和文明互融共促、同频共振的路径和模式,不断擦亮有温度、可感知、高品质的文明底色。

  坚持“善”文化促动,凝聚崇德向善“文明之核”。该街道依托“一塔六馆”文化集聚优势,将墨子“兼爱”等文化元素与文明实践相结合,打造“1+28+X+M+N+Y”新时代文明实践框架体系。依托阵地资源,推广非遗文化,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0余场次。统筹老年大学分校、万家灯火夜校、墨子书院等文化资源,打造“诚善”“礼善”“学善”“和善”“仁善”5个文化社区建设试点。依托街道“泉心”志愿服务支队,引导113个志愿服务队1.2万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健康义诊等志愿活动。探索“九个一”美德信用新路径,持续打造“泉是爱”“泉心泉意”等品牌,以龙泉苑、荆泉北路社区为示范点,制定“美德信用合伙人”制度,招募美德信用合伙商家61个,累计开展“诚信商户”“爱心单位”等美德信用主题活动100余场次。

  坚持“微”服务联动,塑造可感可及“文明之形”。该街道完成34条背街小巷、4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打造龙泉广场、美铭广场和万达广场3处“席地可坐”环境示范片区。龙泉苑完整社区项目入选省城市更新创新案例,墨子科技文化城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连续14年实施街道、社区(村)年度惠民实事工程,完成9处幸福食堂建设。“0521”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入选省儿童福利领域创新案例,墨乡圣府社区医养结合中心获评“全省智慧养老院”,龙泉苑社区纳入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创新建立关心,关注、关爱三本台账,用好解决、解释、解气“三解”工作法,和谐社区入选省“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滨江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坚持“泉”机制带动,涵养润泽心田“文明之风”。该街道充分发挥“双报到”单位、党员干部模范先锋作用,凝聚“五老”等本土人才,成立“泉响增信”“红色轻骑兵”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宣讲活动500余场,受众4万余人次,滨江社区获评省理论宣讲基地,荆泉北路社区获评省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创新“网格化+智慧化”文明实践服务模式,通过“民情日志”记录居民需求,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实现“分类派单、进度跟踪、结果反馈”全链条管理。丰富“泉馨居”智慧驿站功能,嵌入随手拍、有事好商量等十大类16项在线版块,打造“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开辟“文明实践”“移风易俗龙泉在行动”等专栏,制定《礼遇先进模范实施办法》,挖掘宣传身边凡人善举和先进人物,选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五类好人100余名,营造学有榜样、行有示范的良好氛围。

  本报通讯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龙泉街道探索全域文明实践新路径
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宣传网络文明 提升文明素养
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掠影展示活动举行
防范溺水事故发生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做好幼小科学衔接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滕州日报综合3龙泉街道探索全域文明实践新路径 2025-07-03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