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每天早上8时30分,市政务服务中心刚刚开门,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就络绎不绝。窗口工作人员熟练地收件、审核,办事群众脸上写满期待。这样高效便捷的服务场景,已成为我市政务服务的常态。
如何让群众办事从“跑多次”变成“一次成”?怎样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的转变?我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机制创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以前办理起重机安装告知手续,需要在住建、行政审批好几个部门间来回奔波,没个把星期根本办不完。现在好了,网上提交材料,拿着身份证就直接可以取证了!”日前,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业务的王先生对起重机相关手续办理的高效率连连点赞。市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晓明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我市持续推进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办事流程,让企业、群众告别“多头跑、反复跑”。“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改革新路径,马上就能实现相关网上证照全国联网可查,到时候企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随时随地出示电子证照,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许晓明介绍说。
我市统筹协调市直有关“一件事”牵头部门,在全市层面构建了“1(牵头部门)+1(牵头科室)+N(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体系,协调各牵头部门按照“组建一支队伍、出台一个方案、制定一张流程图、执行一个任务表”的工作思路,建立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
服务升级,线上线下“双通道”畅通
“没想到现在办理企业注销这么简单,在网上就能申请办理,连营业执照、税务、社保这些事项的注销也是一起就办完了,太方便了!”近日,刚刚办完企业注销手续的徐阳阳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通过政务服务网一次性完成了公司注销,切身感受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带来的便利。
我市在全省率先改版升级线上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国办前2批21项和省定3项“一件事”已全部上线;线下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设置10个服务窗口。同时,在医院、车辆检测站等特定服务场景建设专窗3个,选优配强窗口服务人员,做到同一业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强与各牵头部门对接,梳理维护“一件事”常见知识问答近200条,精准解答企业群众办事咨询。
立足特色,探索服务产业新场景
作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我市瞄准制造业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政务服务。“过去申报技改项目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通过‘一件事’服务,不仅流程简化,还能享受政策辅导。”机床企业负责人杨东说道。
我市立足地方实际,坚持点上创新突破、面上拓展提升,先后组织税务、工信、市监、科技等部门召开业务座谈会3次,专题研究打造机床、化工、干杂海货、直播电商等特色“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的可行性,对联办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逐项梳理。目前,基于我市中小机床产业发展现状,已起草《制造业技术创新“一件事”可行性调研报告》,正争取纳入省级试点。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多窗辗转”到“一窗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正悄然重塑滕州的政务服务生态。随着省级试点申报推进,有望为全省提供更多“滕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