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古一平 许舜达 熊嘉艺)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助力农业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记者采访发现,广袤田野上,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红色、黄色、咖啡色……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谢径安”村的村货店里,五颜六色的番茄摆满了展台。“谢径安”的全称是“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由谢家、径游、安山三个村落组成,是萧山区政府与浙江民营企业传化集团携手共建的乡村振兴项目。
2021年5月,拥有20多年农业发展经验的传化集团扎根于此。集团将乡村振兴的重心放在“科技立村、产业立村”上,积极引进科技力量,推动传统农耕从“看天吃饭”向“智慧种田”转变。
以村里热销的小番茄为例,在研发育种上,传化集团与1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100多个番茄品种的选育,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在种苗繁育上,“谢径安”数字种苗工厂内自动化播种、智能催芽、数字育种等技术应用,大幅提升了种苗繁育效率;在品种推广上,“谢径安”将优质番茄种苗和种植技术,提供给家庭农场进行种植推广。
乡村振兴路上,许许多多民营企业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拿出“真金白银”投入“三农”事业。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每年为农户提供扶持资金超10亿元,每年为养殖户投入培训经费1500万元;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土地改良方式和种植技术,推动荒漠化盐碱地改造,为周边村集体和村民每年带来各项收益700多万元……
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将根系深扎乡村沃土,既从这里汲取发展养分,也反哺这片土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民营企业正以实干与担当,与“三农”同频共振,让广袤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