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 谢希瑶 周蕊) 外资,联通国内国际,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我国吸引外资交出亮眼答卷——“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标,新设外资企业比“十三五”期间多出2.5万家。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我国全力打造全球投资强“磁场”,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今年以来,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在天津开诊,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拜耳、辉瑞、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企业纷纷入驻北京医药创新公园……
面对不确定性增多的外部环境,中国市场持续释放“磁吸效应”: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
毕马威在《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中强调,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和消费市场潜力,是外资持续加码的核心动力。许多跨国公司表示,中国是跨国投资“理想、安全、有为”的目的地,是“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热土”。
从着力抓好“四稳”,到出台“稳外资20条”;从制定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到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我国打出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说,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土壤,稳外资依然具备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