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检察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打造“善检护航”服务品牌为抓手,把创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展现检察担当、贡献检察力量。
市检察院主动靠前服务,定期召开党组会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出台《滕州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服务保障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的措施》,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组会、检察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积极构建亲清高效服务生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修订完善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市委“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工作要求,确定由两位党组成员和一名四级高级检察官分别带领部门负责人形成“1+1”帮促队伍,定期实地走访企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实现企有所呼、检有所应。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编纂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主动送法上门,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保障企业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行稳致远。开辟涉企绿色通道,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立企业法律服务室,快速受理、优先办理涉企控告、申诉、举报案件11件。帮助企业堵塞漏洞促进源头治理,对涉案企业,查找案发的制度根源,发出检察建议、法律风险提示函10份,助力清廉民企建设。
市检察院坚持把司法办案作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手段,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化“四打四防”专项行动,依法惩处滋扰企业、欺行霸市等犯罪,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对通过民事、行政法律手段可以处理的刑民交叉案件,慎用刑事手段,减少企业损害。积极做实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与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关于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框架协议》,构建协同保护大格局。目前,该院办理的王某振、范某雄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2025年“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深化对市场监管、税收、环保、审批等涉企重点领域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纠正过罚不当等问题。积极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不提出检察意见,避免加重企业负担,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