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尚淑佩 报道
本报讯 “扫一次路面积5分,清理沟渠再加3分,积分能在超市换生活用品,人大代表这法子实在!”近日,在南沙河镇“积分超市”,北池村村民丁宝娟拿着刚用积分兑换的洗衣粉,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以来,南沙河镇人大紧扣镇党委生态宜居目标,积极发挥监督支持与桥梁纽带双重作用,深度融入人居环境整治主战场,精准聚焦、有效履职,为乡村“颜值”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该镇人大代表在深入走访、广泛倾听民意的基础上,敏锐捕捉到群众参与环境提升的热情与长效管理需求之间的结合点,积极向镇政府建言献策,推动创新性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积分”机制。代表们不仅参与机制设计的讨论完善,更带头示范,与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并肩作战,化身政策宣传员和行动带头人。他们走街串巷,向村民详解积分规则与兑换实惠,动员大家拿起工具,深度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岸边的顽疾。在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和示范引领下,积分超市的洗衣粉、卫生纸等日常用品成了村民参与清洁行动的“暖心回响”。
为防止环境整治活动“一阵风”,镇人大建立“周巡查、月评议、季通报”闭环机制,长效“护航”,防止反弹。夏季以来,代表们聚焦主次干道积尘冲洗、绿化带盲区清扫、破损花墙修补、绿植规范养护与杂枝危干清理等关键环节,多次组织专项视察和“回头看”活动。针对视察中发现的路沿石缝冲洗不够彻底、个别区域树木修剪不及时等问题,人大代表现场“把脉开方”,形成具体整改建议清单,及时交办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将“精雕细琢”的理念落到实处。
为涵养文明乡风,南沙河镇人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代表深度参与构建“线上+线下”浸润式宣教体系。代表们纷纷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授生动的环保课,将绿色种子播撒心田;深入企业,传达生态文明新规,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扎根村居,手把手传授垃圾分类技巧,推动环保理念从“入耳”到“入心”。他们不仅是政策法规的传播者,更是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与示范者。在人大代表的持续引领与浸润下,爱护环境日益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全民动员、全员共治”的长效之网越织越密,乡村文明“深气质”在润物无声中悄然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