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的正月十六,一支盛装打扮、敲锣打鼓,由多个展演方阵组成的游艺队伍行走在滕州市内的主要街道、广场,为龙年正月再添一份热烈喜庆。队伍最前列,是几条彩色巨龙,在舞龙者娴熟的技巧与完美的配合下,巨龙上腾下潜,或游或飞,一派龙行龘龘的精气神,让围观的市民不由得眼睛一亮,连连叫好。赞助这次春节民间游艺展演,为滕州市民送来喜乐祥和的,正是山东滕州辰龙能源集团。
龙,华夏儿女的精神图腾。传说中,龙可行云施雨,变化无穷。罗贯中曾在《三国演义》中借曹操之口如此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在漫长的以农耕为主的时期,人们对龙的尊崇是祈愿其能护佑一方风调雨顺;时至21世纪,龙之于华夏儿女的意义,更多的是其展现出来的力量、勇气、活力,及可顺时应势灵活变化的能力。取“龙”为名,想来多是缘于此故。
2005年,山东滕州辰龙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说起这条“龙”的诞生,便不得不说说滕州的煤炭开采史。滕州境内煤储量丰富,且埋藏较浅,尤其是木石、官桥一带。从清乾隆年间,民间已有广泛的采煤活动。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人们逐渐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技术,煤炭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煤炭开发利用非常重视,把滕州列为华东地区重点勘探区。1980年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采掘机械化普遍应用,先进的生产配套工程与安全措施逐渐完备,滕州的煤炭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改革的春风吹动市场,也加快了煤矿建设的步伐,为保证新老矿井的接续,滕州又有多家矿井相继建成投产。但当时间来到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影响,煤炭市场一度陷入供大于求的经营困境,举步维艰。国务院出台改革政策,相继实施关井压产、减人提效、改革改制,关闭了一些不具备安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矿井实施政策性破产。市场是一直变化的。2004年后,全国煤炭需求大幅增加,为满足市场,保证供应,滕北矿区相继建成金达、东大等煤矿。为顺应资源整合、提升质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发展趋势,2005年,滕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资源,成立辰龙能源集团,将东大、金达、级索三家煤矿纳入其麾下,紧握成拳,强势出击。
接下来的二十年,辰龙集团坚持“做强矿产主业、构建多元格局、推进创新转型”战略定位,产业布局由单一的煤炭开采逐步向煤炭洗选、绿色建材、高端化工、智能装备等领域拓展,逐步形成了拥有煤炭、石材、机床三大板块,跨领域、跨区域、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公司现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1家,参股公司4家,职工5000余人,成为滕州市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产业链最完善、综合研发能力最强的工业企业集团。
一家公司,一个品牌,离不开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标识。辰龙集团的Logo,中间是一颗耀眼的赤金龙珠,龙珠四面环绕四簇火焰,特别醒目。火焰,代表着光与热、活力与能量。图案中心处的龙珠宛若辰龙集团的矿产主业核心产品煤炭,是光与热的来源。而向四周发散的火焰,正象征着辰龙集团成立以来向社会上持续输出的善意与温暖。
作为一家国企,辰龙集团时刻牢记使命与担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慈善救助等社会责任没有过一刻松懈。
2011年,级索煤矿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开展浅层煤层充填式开采实验并获得批复。众所周知,煤炭资源不可再生,传统开采模式对生态环境会有较大的破坏。而实行村庄下充填式开采,可充分利用煤矿原有生产系统,既能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又能延长矿井寿命;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2023年度基层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考核中,辰龙旗下金达煤矿工会被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评为“优秀”。这一张薄薄的荣誉证书,包含着的却是企业长期为职工谋福利、保权益作出的努力。
2024年5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名单中,东大煤矿赫然在列,它是枣庄地区唯一一家通过国家一级达标延核的地方煤矿,也是继201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以来,始终保持该荣誉称号的地方煤矿。
2022年度枣庄市爱心捐赠单位,2023年滕州市慈善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山东好人,滕州工匠,最美退役军人……罗列荣誉并非炫耀,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在每一张证书、每一块奖牌的背后,辰龙人对善的理解与践行。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辰龙集团,正踩着“强工兴产,项目突破”的铿锵鼓点,飞舞在“中华善城,现代滕州”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