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为了突出“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主题,更好地体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此次在阅兵的设计上作了一些创新:
■一是在抗战元素呈现上,注重把194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14年抗战历程等,与抗战胜利紧密相关的年代符号,融入到阅兵规模、装备数量、队形编排等设计中,丰富阅兵内涵意蕴,凸显抗战纪念属性。
这次阅兵从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军乐团和其他部队抽调了一些军乐骨干组成联合军乐团。在演奏队形的编排上,整体设置了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前排设置了80名礼号手,寓意抗战胜利80周年。这样编排,既注重融入历史元素,同时又考虑凸显时代特色。
■二是在纪念氛围烘托上,把奏唱抗战曲目融入到纪念大会的暖场环节,由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现场奏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反映抗战时期的经典曲目。这些红色旋律,让我们再次感受“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的感人场面,感受“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壮丽场景,穿越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感悟兴亡有责的爱国情怀。
同时,专门创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曲目,回顾14年浴血奋战的苦难辉煌,烘托新时代人民军队阔步向前的宏伟气势。
■三是在历史意义呈现上,通过多种形式彰显“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经受血与火考验、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进一步昭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这次阅兵在编排设计上突出展示3个方面:
■一是军事力量结构更趋完善。今年“八一”前夕我军刚刚发布了新的兵种军旗,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旗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军旗体系的完善标志着军事力量体系的完善,这次安排受阅方队擎各自军旗和武警部队旗,就是我军军事力量的全方位展示。
■二是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除了徒步方队的4支战略兵种本身就代表新域新质力量外,在装备方队中,还专门安排了无人、水下、网电等新型作战力量群。
■三是武装力量体系更为完备。不仅有解放军现役力量,还有武警、预备役、民兵等武装力量,构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这是记者在现场提问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