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之四
~~~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你试过站在晃动的吊床上投飞镖吗?准确率是多少?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海上发射面临的情境:8月9日0时31分,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腾空,当人们的心跳因那道升空轨迹加速时,它脚下的发射平台完成了第八次海上发射保障任务。

  这艘名为“东方航天港”号的海上专用发射船,是由山东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商发”)团队全球首创的全海域智能发射回收平台。正如董事长滕瑶所言,“我们的技术,是要让每一‘镖’都正中‘靶心’。”

  山东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而耕海探洋的步伐快不快、稳不稳,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直接相关。

  2024年,山东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469万、1187万、21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64%、49%,全国排名分列第5、第3和第4位。当前,由SpaceX掀起的运载火箭海上回收复用技术革命成燎原之势,揭示出商业航天的演进方向:高效可持续的航天发展体系,必然向海而生。从火箭发射过程看,“东方航天港”号像是个沉默的“摆渡人”,但将这一“重器”放入“航天强国”版图中,它则是重塑竞争格局不可或缺的“海上支点”。

  海况复杂,如何在与风暴、海浪等的“共舞”中满足对发射稳定性的超高要求?“东方航天港”号与自然力量进行“极限”磨合:海商发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动态补偿发射”理论,并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基发射姿态实时调控系统”——借由这个系统,海上平台的运动状态被实时精准捕捉,再通过高精度算法对火箭发射姿态进行动态补偿,晃动幅值被控制在±0.1度以内,确保火箭在复杂海况下依然能够精准入轨。同时,“东方航天港”号采用特定设计,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决船箭接口装备问题,使得发射船和火箭实现高可靠稳定连接。

  “东方航天港”号借由专业技术,确保能在发射窗口期附近“路况”最稳的一小段时间,获取发射船相关的所有重要数据,实现更安全可靠的发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能化作业模式,海上发射周期得以实现里程碑式压缩,带来经济性、灵活性上的显著优势:在捷龙三号遥六发射任务中,从8月8日早晨7点火箭抵达预定海域算起,发射船姿态及艏向调整、起竖系统通信系统测试、无人化全自动起竖、无人化值守发射的全链条作业流程,用时仅17个半小时。

  近年来,瞄准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山东发挥“链长制”优势,抢抓行业景气周期机遇,加强新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海上航天发射装备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建立船舶海工研发设计、总装建造、配套服务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山东海工”品牌逐步打响。全球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等一批海洋重器在浪涛里锤炼本领,所前进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在瞄准“产业升级”这个靶心射出那稳稳“一镖”。如今,山东海工装备产业正写下从海洋跃向星空的新“韵脚”。  (据《大众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聚焦开学季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团结就是力量 奋斗开创未来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滕州日报天下5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2025-09-01 2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