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孙福攀
~~~ 高祖卫
~~~ 苏阅涵
~~~ 许文磊
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秋色
孙福攀

  天气渐渐凉了,日光也淡薄起来。先是早晚的风里夹了些微的冷意,继而白日里也觉出秋的况味了。这秋意初时不过如宣纸上的一滴淡墨,慢慢地便渲染开去,终于将天地都浸透了。

  我向来以为,秋是有自己的调色板的。这调色板不似春之娇艳,不似夏之热烈,亦不似冬之肃穆,而是别有一种沉静而丰饶的韵致。

  最先涂抹上去的,是那天空的蓝。暑天的蓝是浮的、薄的,仿佛能一眼看穿;而秋日的蓝却深邃得很,像是从远古沉淀下来的颜色,浓得化不开。偶有白云游过,也不似夏日那般团团簇簇,而是扯得丝丝缕缕,如絮如纱,浮在湛蓝的天幕上,竟显出几分仙气来。傍晚时分,这蓝色便渐渐淡去,换作橘黄、绛紫,最后凝成墨蓝,星星便在这墨蓝中一粒一粒地亮起来。

  树叶是最知秋的。先是边缘泛黄,继而整个叶片都变了颜色。枫树最是急性子,不几日便通红似火;银杏则温吞些,慢慢地由绿转黄,终于在某一个清晨,全都变成了灿灿的金色。梧桐叶大,变色也慢,总是绿中带黄,黄中泛褐,斑斑驳驳的,像老人脸上的寿斑。秋风吹过,树叶便纷纷扬扬地落下来,铺满一地,踩上去沙沙作响,竟有些缠绵的意味。

  秋日的阳光也与别时不同。它不再炽热,而是变得温和而明亮,斜斜地照下来,将万物的影子拉得老长。这时的光线最适宜看书,不眩目,也不昏暗,恰能映出纸上的字迹分明。午后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玻璃,在书页上投下一方明亮,连纸上的纤维都看得清清楚楚。若是到得户外,便见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随风晃动,如金如锡。

  秋雨又是另一番景致。它不似夏雨之狂暴,而是细细的,密密的,下起来没完没了。雨丝如烟如雾,将远近的景物都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时最宜凭窗远眺,看雨中的树木、房屋、行人,都模糊了轮廓,柔和了线条,竟显出几分水墨画的意境来。雨停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深吸一口,凉意便直透肺腑。

  田间的秋色最为丰饶。稻子黄了,棉花白了,高粱红了,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热烈的画卷。农人们弯腰收割,他们的脸上淌着汗,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稻草人立在田头,经历了日晒雨淋,衣衫已经褴褛,却依然忠实地守望着这片土地。秋风过处,稻浪翻滚,如金涛涌动,沙沙作响,似大地在低语。

  街市上,秋果纷纷上市。苹果红得发亮,梨子黄得透莹,柿子橙得如火,葡萄紫得似玉,琳琅满目,摆满了摊子。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各地方言的特有韵味。买几个秋梨回家,削了皮,切成块,放在白瓷碗里,淋上蜂蜜,便是润肺止咳的佳品。糖炒栗子的香气飘满整条街道,引得行人驻足,买上一包,热乎乎地捧在手里,连心里都暖了。

  秋夜更是别有情趣。月色格外清明,如水的银辉洒满庭院。虫声已不如夏夜之嘈杂,而是疏疏落落的,更显出夜的寂静。偶尔有一两声蟋蟀的鸣叫,清脆而悠长,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若是抬头望天,便见银河横亘,星斗参差,让人不觉生出宇宙浩渺、人生须臾的感慨。

  秋日的食物最是暖心。一锅热腾腾的萝卜炖排骨,一碗香喷喷的栗子焖饭,都能驱散秋天的凉意。母亲总会在这个时候熬制梨膏,将雪梨去皮去核,加上冰糖、川贝,慢火熬煮数个时辰,直到变成粘稠的膏状。装进玻璃罐中,冬日里咳嗽了,舀一勺冲水喝下,喉间的干痒便缓解许多。

  有人说秋是萧瑟的,是悲凉的。我看不然。秋固然有落叶纷飞、草木凋零的一面,但更有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喜悦。它不像春之稚嫩,夏之张扬,冬之肃杀,而是成熟而稳重的,如人生之中年,经历了青春的热情,变得沉静而睿智。

  每至秋季,我总爱漫步郊野,看层林尽染,听秋虫低鸣。这时的自然,仿佛一位卸了妆的妇人,洗尽铅华,露出本真的面容。没有春夏的繁华热闹,却有一种淡泊明净的美。在这美中,人能更好地审视自己,思考生命的意义。

  天地四时,各有其美。而秋之美,在于它的丰富与深沉,在于它的宁静与豁达。它用自己的调色板,为世界涂上最醇厚的色彩,然后静静地,等待冬的来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人间秋色
柳屯路
珍惜与忽视
“新”水发人点滴感悟
滕州日报荆泉7人间秋色 2025-09-13 2 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