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分养生
要注意五点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此时,以下几个养生细节要注意。

  润燥分温凉。秋分节气过后,天气转凉,雨水稀少,空气干燥,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等现象,即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秋燥症,却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温燥多发生于初秋天气尚热之时,除上述干燥症状外,还可见烦渴、咳嗽、喉痛、失音、眼赤肿痛、大便不通等症。凉燥多开始于秋分之后,通常伴有恶寒无汗、鼻塞、干咳痰清等症。

  起居要守时。从秋分开始,天气逐渐变得昼短夜长,此时应适当调整“生物钟”,将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早睡早起。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切忌过劳。

  进补需有度。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

  饮食润且酸。根据秋季“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等。另外,酸甘化阴,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物,如葡萄、石榴、苹果、柚子、柠檬、山楂等。

  养生分寒热。对于平素较他人更怕冷、手脚凉、喜热饮者,不要刻意“春捂秋冻”,而应注意随时避风寒;要保持心情开朗,心态积极;宜选择慢跑、舞蹈、太极等能够调动热量、加速循环代谢的运动,不宜运动过量或者强度太大;饮食忌荤腥、冰冷食物及饮料,宜选择温阳养阴之品,但不宜温补太过。慎用热药和辛辣食物。

  对于平素较他人更怕热、易急躁、喜冷饮者,应注意养护阴精、固护阴液。首先,要戒烟、戒酒、戒辛辣饮食;其次,要改变操心过劳的思维模式和急躁、争强好胜的性情,放下心事,减少纠结,开阔心胸,放慢节奏,避免着急上“火”,火由心生。

  (据《燕赵老年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城事
杨传荣:柔肩担起三代风雨
秋分养生 要注意五点
关爱老年健康 提高生活品质
坚守“护学岗” 护航平安路
滕州日报城事4秋分养生
要注意五点
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