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近年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法强基赋能社会治理,通过抓示范创建、提升治理效能等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该局在抓示范创建上求突破,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一村一策”定向指导,有效提升整体创建水平。在各村精心培育“法律明白人”,引导其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当好法治宣传教育员、法律服务引导员和法治实践推进员。目前,全市918个村(社区)被命名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6个、枣庄市级444个。
该局围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依托“孔子学堂”、美丽乡村建设等平台,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引导群众理性解决矛盾纠纷。对标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干警、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全力打造“公证+调解”工作室、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N+3”调解室等调解阵地,目前全市共组建27个“名人调解工作室”;在山东化工技师学院设立首个“青少年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以法治手段处理校园霸凌、校园安全等顽疾。
该局在强化以案普法上做文章,严格落实以案释法制度,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等开展以案释法活动205场次。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先后发布《滕州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暨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滕州市“不罚、轻罚”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典型案例汇编》,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指导。全面加大公共法律服务,选派20名律师担任第四届滕州市党政一体法律顾问,为市委、市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组建由91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联合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优化环境促发展”惠企行动,为企业及时精准“把脉问诊开方”,累计解答法律咨询4024次,提供法律建议1960条,举办法律讲座160次,营造了浓厚的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