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画如尖山,前程似锦锦似云顶”。这副对联是对“尖山云顶”的简单描述。上午十点,太阳刚刚好,又鉴于上周四下了一场透雨,把濒临夭折的庄稼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庄稼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吮着,没两日,它们的身上像涂抹了一层绿油,闪着亮光,又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穿过层层叠叠的盘山公路,到达位于山亭区徐庄镇海拔531米的尖山顶脚下。在山脚下有一大块非常平整的空地,供人们休息。我在空地环视四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梯田,就像一幅幅精致的图画,又像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大地上。山谷里的村落在绿树和薄雾的掩映下时隐时现,仿佛在悄悄地说着,由“贫穷落后的山村”到“美丽乡村”的过程。
带上装备,我们顺着山野小径,准备爬山。整座山植被茂密,除翠绿的针松和柏树之外,还有很多多年生灌木,到半山腰时,太阳也犯起了迷糊,时而睁眼看看,时而闭上眼睛睡觉,这种天气最好。但最难受的是闷热,汗水早已浸透衣衫,须不时坐下来稍作调整。寂静的深山密林是不会有人的,只有知了的叫声伴我们前行。这也是我们所寻找的感觉,这种环境既能锻炼人的意志,又能荡涤心灵。所以我们每周都要“自虐”一次。
12点半到达山顶,山顶上别有洞天。两方约三平米的玄武岩巨礅,峙立峰顶,如天外飞来的棋盘,承载着旅人小憩的愿望。
正午的阳光,穿过云隙,在玄武岩平台上洒下碎金般的光斑。卸下行囊的刹那,山风挟着松针的清香拂过汗湿的脊背,东望层叠的梯田如碧玉阶梯伸入云海;西瞰村舍星子般散落翡翠山谷。此刻的疲惫与天地大美相融,恍若听见王维在《终南山》中吟诵“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或许就是我要寻觅的诗意栖居地。